第934章定襄的百姓都能过个好年

但每人最多只能带四个煤球。

次日,前来领取煤炭的人络绎不绝。

这煤球的耐烧性比木头和木炭都要高。

生火、做饭、取暖,每天只需要两个煤球。

而那些有钱人,更是不顾自己的身份,加入了这支队伍。

送上门的礼物,不收白不收。

再说了,现在能用得起煤炭的,都是贵族。

第三天的时候,人们已经完全接受了煤球取暖。

腊月二十七的时候,第一批有价的煤球被卖掉了。

每个煤球四个铜板,家里有人在煤矿干活的,可以半价买到。

除去给孤儿寡母免费发的一万个煤球,剩下的四万多个煤球马上就卖光了

大部分都是有钱人。

一天之内,八十贯到手。

其中最大的开销,就是矿工们的吃喝,以及运送马匹的费用。

成本连毛利的百分之二十都不到!

这才刚刚开始而已。

如果一天供应百万斤煤炭,一天就能赚到一千贯。

定襄自然是吃不了那么多的煤炭的。

但一天怎么也有个一百贯,一个月三千贯,一年就是数万贯。

想想看,大唐三百六十州,一个小小的煤球就能给大唐带来多大的利润。

百姓们有了煤球取暖,也不会受冻。

在煤矿里干活的人,还能拿到工钱,增加收入。

马车和牛车都要付运费。

州府可以从中获利。

这一笔交易,让定襄的经济重新焕发了生机。

当然,李想并不是只盯着定襄。

这些煤球,都是要运到长安去的。

定襄没有水路直达长安,但却有一条汾河,直通渭河,再通长安。

到了唐代,长安人口过百万,关中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

但有渭河,长安数百万人的粮道,就是这条水路。

走水路,节约成本。

而他所要做的,不过是将煤运到港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