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爷爷听到这话,不觉点头微笑,这个小妮子明白他的好意,不忍他跟着远行遭罪,值得趁机走这一趟,跟她们搭伴。
“蒹葭妮子,我前段时间就打算去了,只是一直没有成行而已。以往你大伯都是隔一年回来一次,而眼下已经是第三年没回来了。”
“虽然信上说一切都好,只是碍于铺子繁忙抽不开身,会尽量抽空回来,但我还是不放心,过去看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说完这些,他又感慨一句:“儿行千里,父母担忧啊。”
真实想法李老爹并没有说出来,毕竟只是打算,儿子那边什么情况还不知呢。
这下宋蒹葭也就没说话了,使劲点头附和道:“对对,那是该去看看李大伯,我想应该没事。”
但她心里明白,李老爹一来是想去省城看儿子,二来也是跟他们搭伴,好照应他们。
这份恩情,宋蒹葭默默地记在心里。
宋雪梅带领村里妇人姑娘们,赶制出来了,镇上那大户家小姐的嫁妆针线。
那大户家夫人验货后非常满意。
她一个劲儿称赞这针线活,不输京城那些名家绣娘的绣工,以后家里有针线还找她们做,也会推荐给其他人。
一时间镇上妇人都知道下元村妇人绣活好,不少人找到里正家,求里正媳妇帮忙发放。
里正媳妇知道宋雪梅要去省城,便跟宋蒹葭商量。
宋蒹葭想到娘亲跟她说,做完那新嫁娘绣活,村里会绣活的妇人都跟着学出徒了,个个针线活做的很好,很有创意灵性。
她便笑道:“陈婶子,您帮着接了,让卖红豆糕的李大叔每天来镇上时顺便拿送,您呢负责绣活验货,若是拿件做的不好,让李大叔捎回去返工,并将绣活钱减半,以示惩罚,如此无人敢糊弄。”
“您和李大叔不能白跟着忙活,每人抽取一成服务费,毕竟没有您二人通力合作,村里妇人拿不到绣活,离镇子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