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蓝让沈平昭带着自己在镇上逛了一圈之后,最终目光落在了附近的一家倒闭的工厂上。
那是离服装厂不远的一处旧工厂,据说之前是做罐头的国营工厂,不过效益不好,倒闭了。
国营工厂倒闭了,也不像私人的东西,可以变卖。
纪蓝是觉得可以合作,先去找大队长开了介绍信,又辗转联系了国营工厂的负责人谈。
“你是咱们这儿的知青?”那负责人问。
纪蓝点头,也把自己的介绍信给了负责人看。
“你要我们这个工厂做什么?”负责人说:“而且这个是国家的东西,我现在也就是负责看厂子,这厂子也没法卖的。”
纪蓝说:“领导,你看,国家让我们知青下乡,不是就是为了致富农村吗?我呢,现在搞了一个服装厂,带着我们村大部分的人,在做服装的营生。”
“目前遇到了困难,就是场地不太够。’
“国家号召知青鼓励帮扶农民,我想着我们现在也遇到了问题,想着能不能用这个厂,帮咱们农民朋友有个落脚的地方。”
负责人一听,顿时对纪蓝有些欣赏,知青下乡,大部分知青度哭爹喊娘的嫌弃农村的生活苦。
有这样觉悟的不多,更何况人家还有本事,居然真弄了一个服装厂出来。
负责人皱了皱眉:“那你的意思就是,想申请这个场地,作为你们的新工厂。”
“这其实也不是不行,现在啊,祖国发展,政策也是对你们极力支持的。”
“不过纪知青啊,我看你年纪小,这么大的摊子,你支的起来吗?咱们这个工厂可是个大工厂,你要是想要这个地方,每天光运转啊打扫啊,都得花不少钱。”
负责人也给她提前交底:“政策上是给你们帮扶,但这么大的工厂也不会免费给你们,否则其它人也要喊不公平了。”
这个纪蓝当然也清楚,不过她取了个巧:“领导,工厂这么大,一时之间我们厂也拿不出钱来,我想让国家给我派个会计过来,把我们工厂每年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让渡给政府。“
负责人一听,转念一想笑着摇头:“你这个小知青,还狡猾的不行?那你们这工厂,要是开了一年之后,撑不下去呢?”
纪蓝很笃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