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影响天下大势的会面!

不过以他的多年宦海生涯,孙鼎相还知道少年骤然得志,必要的敲打还是需要的,特别是对方如今还踏错步子的情况下。

于是他先捧了高耀晋几句后,忽然就是口风一转,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道:“只是小高将军,虽然你军事方面才能卓异,每每能做出正确判断!可也不能只顾着打仗,而忽略了朝中大势啊!”

而他这个所谓的朝中大势,指的就是现在东林党和阉人之间的斗争。

“例如先不说前事——本官听说熊大嘴上任后,你和他走得很近,却和东林干将王抚臣疏远,甚至本官近日还听到了一个不好的传闻,你还收留了那个魏阉的侄子上岛随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对方的来头太大!”听见对方提到此事,高耀晋也不否认,毕竟这是事实。

不过他找的这个理由还是很强的,想想看,以魏忠贤此时的地位,就已经是皇宫数千太监之首!再加上皇上信任他,很多事情都托付给他,那个权力差不多等于‘当朝隐相’!

所以要往他岛上塞个人,还是他的亲侄子,他这个小身板能拒绝么?

“嗯,这个倒也情有可原。”孙鼎相接受高耀晋的说法,因为换位思考,如果他站在高耀晋的立场,估计也不能拒绝。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估计高耀晋并不清楚,如今那个魏阉马上就要垮台了!

毕竟以辽东和京师之间的上千里路途,送一份信都要走上几个月的,他不清楚如今京城的最新形势发展也情有可缘。

可就像他说的那样,那个魏阉固然有点权势不假,但是要看谁想对付他!而现在既然是他们东林党出手了,那还有那个魏阉的活路么?

所以现在一定要让对方明白这一点,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他也确信以他们东林党的威名,有这个说服力。

于是孙鼎相就这一点开始着重介绍起来:“呵呵,小高将军久于辽东,可能不太清楚如今朝廷的最新动向啊,来来来,本官为你介绍一二……”

于是接下来,他除了点明两党之间的斗争外,重点就是介绍东林党的强大!也就是所谓的众正盈朝了……

并且他也没算夸大——现在朝堂的力量基本都被他们东林党所掌握!当朝首辅、次辅、六部尚书……基本都是他们的人!

乃至这种大好局面都是大明开国数百年来从来没有过的——也是天下文人梦寐以求的大好局面——士大夫与君共治天下的!这种天下文人的最高梦想,现在被他们东林党做到了——他们东林党人,就是无冕之王,都能代替皇帝发号施令的!

甚至很多时候,小皇帝下发的旨意,不管是圣旨、还是中旨、特旨,没有他们东林党的首肯,例如内阁不票拟,那就执行不下去!所以这种权势……

而反观那位魏阉呢?看似位高权重,却是孤家寡人,只有他一个人撑着而已!毕竟那连圣人书都不识的阉人是什么东西,也配干预朝政?

说得更直白些还只是皇帝家奴!皇帝家的一个奴仆而已!一旦皇帝恩宠不在,那就什么都不是!乃至连条狗都不如!

毕竟家里养的狗还是有主人的呢!可要是他没了皇帝的恩宠,那还算得了什么呢?所以这就在隐晦的提醒他……该做出如何的选择。

而高耀晋听完之后,就是一阵沉吟……怎么说呢,这位孙鼎相孙大人,其实说的还是有点道理的。

就好像魏忠贤在现在的天启时代确实威风!可一旦等到崇祯上位,皇帝恩宠不在时……那马上什么都不是了!

要知道在天启时代,魏忠贤巅峰时期的权势有多厉害呢?

他本人号称九千岁不说,手下更是有着众多爪牙,例如兵部尚书崔呈秀、田吉、工部尚书吴淳夫、都察院副都御史李夔龙、太常寺卿倪文焕;这都是他的人,号称‘五虎’!

此外又有武臣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东厂理刑官)、杨寰(镇抚司理刑官)、崔应元(锦衣卫指挥)号称“五彪”。

可这仅仅还只是他势力的一角,此外还有什么吏部尚书也在其中的‘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爪牙之多覆盖大半朝堂!乃至比鼎盛时期的东林党还要厉害!可一旦换了个皇帝,魏忠贤失势,这些人顿作鸟兽散!乃至连基本的反抗都没有!

毕竟魏忠贤作为一个太监,最大的先天不足就是没有政治继承人!没有子孙,没有弟子,权力无人接替——打下的偌大‘江山’无人继承!也就难怪如此了。

所以等到皇帝朱由检上台,轻松到想要拿下他只需一道旨意,就能令他束手就擒,并在发配途中自缢身亡的!真的就跟杀一条狗差不多!

只是,高耀晋虽然这一切都清楚,却知道这不是他加入东林党的理由——毕竟魏忠贤不是什么好鸟,可他东林党同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大哥不说二哥!

例如其他不说,就这次进京,一路上看到的饥民遍地,百姓贫困,无数生命挣扎在死亡线上!东林党敢说没有责任?甚至高耀晋要说,在此期间具体执政的东林党得负很大的责任!

要知道自从朱由校登基以来,因为东林党在“移宫”案中对他有恩,什么李选侍事件,所以从他登基开始,就开始掌控朝政,大小政令基本出于东林之手。

可是他们执政都快二年时间了,国事有起色吗?有吗?据高耀晋所知是丝毫没有!

甚至这么长的时间内,东林党人都有些什么举措呢?

单说对外而言,就是昏招不断,蠢事一件连着一件——例如前后两次贬落熊廷弼,并且每次贬落熊廷弼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熊廷弼一走,明军就连吃大败仗!各种重城接连失陷!

而他们把能打的换下去,却大力扶持无用之人上位!

就像现在的逃跑巡抚王化贞,德才哪一点能配上广宁巡抚的宝座!乃至连当个小吏都不够格!却烂泥扶不上墙也要扶——只因王化贞是他们东林自己人。包括第一次把熊廷弼拿下,换上的袁应泰(也是他们东林党自己人),虽然算是有才,却是文才!同样无法处理辽事!

所以第一次处心积虑把熊廷弼赶走,把袁应泰扶了上去,结果却害的袁应泰丢了小命不说,还连丢了沈阳辽阳!大明在辽东的家当一停丢了半停!

甚至这么愚蠢的举动,连一向不怎么管事的天启小皇帝都看不下去了,曰:“熊廷弼守辽一载,未有大失;换过袁应泰,一败涂地。”

而这还仅仅只是辽东一隅,对外方面,放眼全国,至于东林党在内政方面同样无能至极!乃至不要说什么重振国力了,连最基本的维持现状都做不到!和他们的文官前辈张居正更是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