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发展大计!

特别是在这样的灾年背景下!要知道在现在的天启年间,小冰河已经开始显威!灾年不断!

粮食矛盾开始日益凸显!所以稍有灾荒出现,米价就翻着倍的涨!

而这样物美价廉的咸鱼干,就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了——甚至是有功于国!

要知道咸鱼干作为基础民生,高耀晋的定价几乎就不赚钱……

咸鱼干本身含有丰富的盐分,买了咸鱼干之后盐巴都不用买了!

并且鱼肉还结实!用水一泡重量差不多可以翻倍!还都是高营养的蛋白质!

可是这样好的咸鱼干,却比同等的河鱼价格还要低上一半!甚至比大米的价格还要便宜许多!极其的亲民!

所以每天花一番力气做出咸鱼干,再辛辛苦苦运到对岸的黄县,每斤只有赚取7文钱的微薄小利?

这种独门生意只赚这么点钱,而不是几倍几十倍的利润,估计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笑话他呢!

可高耀晋却深知,他开发出咸鱼干来,赚钱只是次要,稳定民生才是主要的!至少要稳定他基本盘的民生!

毕竟天下所有人都不知道,例如那些一辈子田里刨食的老百姓,只知道灾年是一年连着一年的,感叹田里的粮食产出又少了,日子难过!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小冰河时期要一直到原本的康熙盛世才会结束!还有最少二十年苦日子要熬!

所以随着日子越来越难过,苦难的大幕开端,老百姓吃不上饭,一些地方已经有了民变的迹象!

可如果有着源源不断的,还是便宜的惊人的咸鱼干供应呢?

连那种最底层的挑夫走卒都买得起的咸鱼干源源不断供应,再弄些野菜烧汤就能保证一家营养所需,那是不是就能稳定地方民生?稳定局面呢?

所谓预攘外必先安内,确保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似乎是这个理。

高耀晋可不想前面和奴兵作战,他的大后方还出现民变!时不时的冒出个烽烟!时不时的来一股流寇的!

所以这同样是他默默无闻为大明做出的贡献。

所以高耀晋对于咸鱼干产业的指导思想就是——虽然赚不了大钱,但还是要继续做大做强这个产业。

并且此次归服堡大捷之后,还大大安定了岛上渔民的心——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出海打鱼的时候,突然就有对岸的奴兵气势汹汹的冲过来了!

要把他们抓住做农奴的!所以安全有了保障。所以高耀晋相信,去掉了这样的威胁,其他地方活不下去的渔民蜂拥而来,咸鱼干的产量继续增长,乃至迎来一个爆发期,那是没有问题的。

“阿福啊,现在岛上的咸鱼干日产量有多少啊?”

所谓民事不决问阿福,既然想到这个,高耀晋就问身边的阿福,如果他不知道,再去问专管咸鱼干生意的杜光庭。

“呃,每天的产量在1500斤到2000斤吧,如果天气好的话,还能多个几百斤的,要说现在也就是靠着这个撑着了。”阿福就是没好气的道。

“哦,还行——”高耀晋听了就是点点头,已经比之前的多了一些了。

而按照每斤七文钱的纯利润,每天就能赚到最少十两银子以上!一天赚到一户小康人家的一年总收入。而等到之后产量迎来爆发后,以长山渔场的丰富储藏量,有没有那种绝户网,大马力拖船的危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估计到时候每天打到3000斤到5000斤的鱼不在话下!每年的纯利润可以达到最少一万两!

这一万两如果换算成后世的数字,就等于一个亿……一年赚他一个小目标。

不过这还是不够!一斤赚个七文钱,一年一个小目标——对高耀晋来说依然还是小钱。

所以想要练成一支天下无敌的精兵,为了练成二千新军,高耀晋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秘密武器——一个能赚大钱的秘密武器!

并且这种秘密武器,还是专门针对地主老财这种富人阶层下手的!

毕竟高耀晋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快有一年了,也算是深刻体会到了大明年间的特色——那就叫做贫富相差悬殊!

或者说在每一个封建王朝,特别是王朝末年都是这样——大诗人杜甫就为之做过最标准的注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而现在也一般无二,在这个贫富相差悬殊,经过三百年的收刮,富人钱财越来越多的年代,豪富们因为钱多的放不下,都要专门挖一个地窖放钱的!

甚至因为放的时间太久,那种串钱的绳子都变得霉烂了!

可是穷人呢?衣不遮体!甚至连明天的买米钱都不知道在哪里!

所以针对这种两极分化,高耀晋已经准备好了——准备向那些豪富收一笔智商税!

还是属于见效奇快!立竿见影的那种!今天想到办法,三天内就能赚到银子的那种!

“哦,少爷你还有这样的好办法?你怎么不早说呀!”

阿福就是惊奇万分的道,他虽然知道高耀晋给他压担子,但也绝对不会让他累死的!可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办法。

而见了小伙伴惊讶无比的表情,高耀晋却只是微微一笑——之所以不早说,是因为之前时机未到。

而现在嘛……就要落到对岸的归服堡那边了。

(这一章是不是废话略多?放心,极偶尔为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