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欣欣向荣!

所以如此一来,就造成整个打鱼堡人口增长迅速。

并且上岛之后这些人还人人有活干,人人有收入,包括妇女小孩都是如此。

例如打鱼、杀鱼、腌鱼、乃至再不济小孩还能赶海捡拾鱼虾,进岛上的原始丛林采摘野果蘑菇。

昔日荒凉的海上荒岛,已经大大有了人气,成了一个安居乐业的所在。

并且更喜人的是,这个人数还在快速增长……随着大长山岛的名声传开,乃至都像病毒式的快速传播……上岛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中。

所以老金在兴奋介绍的同时,还特意提到一点——建房速度还得加快!

“本官知道了,另外房子的事情老金你也不用担心,我会安排那些泥瓦匠向这边倾斜的!”

高耀晋听了这个最新人口数据之后,感觉还是很满意的——这就是良性循环了。

他当初考虑选址大长山岛,同样有这个因素在内,因为大长山岛周边有着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能被称为长山渔场可不是盖的!

并且现在的天启年间,远没有后世的那种滥捕滥捞和绝户网,所以渔业资源更是丰富,足够吸引大量渔民前来!

并且他们来了之后还完全能吃得饱饭——天天都是鱼虾满仓,还能赚不到钱吗?保守估计他们一天都能赚到以前最少四天的收入。

这和他们以前在对岸拼死拼活打鱼,依然只能勉强裹腹相比,能没有吸引力吗?所以这正造成了如今的繁荣景象。

而这正是高耀晋所需要的!对他来说渔民的数量每增加一个,就等于是增加了一台人形自动印钞机——他都不需要管饭的,每天这个银子就是自己长脚哗啦啦的流进来了。

进而这些银子就能变成他的粮饷!变成他的枪支弹药!变成他练出一支新军的坚实保障!

让我们来看看咸鱼干的利润……就以这148个渔民为例,据老金的统计,昨天的渔获总量就秤到了9850斤!差一点就突破万斤大关!

并且这还远远不是历史最高记录——人均只有六十多斤,还大有潜力可挖。

而这近万斤鲜鱼腌制成咸鱼干后,差不多能出产五千斤咸鱼干!

以咸鱼干每斤限死零售价十五文,归属高耀晋最少有七文钱的纯利,所以这一天就能给高耀晋贡献40两银子的纯利!

一个月的话就是净赚1200两!一年一万五千两以上!

而一万五千两是什么概念?等于一百户小康人家一年的总收入!或者是一个中等县一年的税赋总额。

甚至以大明如今1171个县计算,差不多占据了大明整个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啊!所以这样的惊人收入,练出一支新军!强军!就再无后顾之忧了。

当然形势一片大好,也略有一点隐忧。

那就是照老金所说——如今打鱼堡建房的速度跟不上渔民增长的速度,有近一半的渔民没房可住,晚上只能睡在自家的船上。

可既然高耀晋已经关注到此事,相信会最终解决的——最多就是他们在每天下海的时候,专门绕路去那些泥瓦匠的住所前学几声公鸡叫,好催促他们快点上工的!

当然房子在任何时代都是刚需,所以高耀晋在调查研究中,还得悉了这些渔民对此的另外一点小小‘抱怨’——那就是他们住这个房子不是白住的,是要收房租的,得交钱。

当然那点房租,对这些兜里已经日渐充实的渔民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

以高耀晋制定的政策,一套一百平米的大瓦房,每个月的房租仅有一百文,约为他们一天的打鱼收入。并且这一百文还包含了什么物业费、管理费、清扫费在内。

所以这对于后世一般都要占到十分之一月收入的房奴来说,真的不算贵。

甚至关于住房政策,高耀晋还有一个隐藏的彩蛋没告诉他们呢,要等到岛上渔民数量到达瓶颈期后再公布。

所以这样一圈走访下来之后,高耀晋发现那些渔民总体还是十分满意的,干劲十足。

而他也相当满意,或者说因为当初启动的时候就找对了思路,为这些渔民找到了新的蓝海,所以新兴的打鱼堡发展的真的很不错。

于是视察完打鱼堡这个经济发动机后,得知支持练兵的军饷有了切实的保障,远不是朝廷拨下来的那点三瓜两枣,一年二三百两,只够维持可怜的卫所军军饷可比的。高耀晋就是非常满意。接着他带着阿福,还有二名亲卫继续西行,准备去离着打鱼堡不远的辽民堡看看。

看看那里如今发展的如何,到时候可以征集多少合格的兵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