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消息的传播

倭寇人不愿支付医药费并打砸医馆一事,看起来是结束了,官府也做出了判决,实际上这事可还没到头。

府衙里的事情尘埃落定,但是围观的群众们一散去,就将这场官司传了个遍。

从这个下午开始,整个宁城大街小巷里都在议论着这件事,随处都能听到。

虞归晚带着人回了医馆,拿着倭寇人赔偿的钱,花重金重新修缮着。

事情的发展正合她意,她原本要报官的意图就不仅仅是针对朱昌而已,还要将这件事闹大,闹得人尽皆知。

今天这件事的重点并不是她开的医馆,也不是她所说的高价药材,而是关乎于粮价的问题。

宁城的粮价昂贵,百姓虽然不堪其扰,但是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之下,也习惯了这样的处境。

虞归晚要在堂前和倭寇人争执粮价过高一事,为的就是敲醒百姓们,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粮价实际上并没有这么高!

用药价来暗喻粮价,这是她做的最精妙之处。

宁城人看病只花一钱,哪怕是加上药材最多也就花个不到一两银子。

但是倭寇人就治了一个简单的食物中毒,按虞归晚所说的话,诊治费用不高,但药材费用高,竟然达到了五十两的天价!

如此一对比,再加上倭寇人默认的粮价故意提高,人们心中就能领会到,宁城中的粮价对比起真实价格来说提高了多少!

而粮食,也是人之根本。

这件事从浅表上来看,众人只当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可只要细琢磨,就能发现事情的不对劲。

虞归晚甚至都没有故意煽动消息的传播,任由它自己流传,而她就全心全意的忙着医馆的重新开张去了。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强大的,有些事情他们自己琢磨明白,比别人告诉他更容易让他们相信。

倭寇人还不知道自己掉进了陷阱中,只当是一个小插曲,吃了个暗亏罢了。

却不料,过了一天之后,宁城中四处都隐隐约约传出抵制粮价过高的呼声。

粮价关系着民生,如今这其中的问题被摆到明面上来了,任何一个百姓都不会愿意就这么平白无故的遭受这样的压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