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传起来的时候,村里还是有不少人夸赞丁氏和梁氏为人仗义,就王氏那样的人他们还能不计前嫌出手帮忙,可见人品极好。
还说李庆要是考中举人也不能忘掉叔叔和伯父两家的人情,要是不能对他们好就是不忠不义。
这话传到王氏耳朵里的时候差点摔了手里的盆子,就出五两银子还想让她家庆哥儿孝顺!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就在苏紫的暖房建起来,正在热情的开始各种实验的时候,迎来了三月初三,苏白成亲的日子。
三月初三在古代有情人节的称号,这一天少男少女们出去游玩,折柳相赠,当然各地习俗不一,这里就是出门踏青,然后有情人折柳相赠。
所以这一天少男少女都会早早的起来做准备,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鞋帽,女孩子还会画一下妆,戴上自己最喜欢的首饰,也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前的相看了。
要是看中了那个,两家又都有意向,那么很可能在三月初三之后就会请媒婆上门提亲,当然是男方主动。
也就是说,三月初三之后媒婆会很忙,正好苏白的亲事定在三月初三,忙着帮赵婉儿打理的赵媒婆也空出了时间。
前两天苏紫就和苏母一起定菜单,估算到场人数,做多少席面,卖多少菜和肉,各种繁琐,等所有事情都定下来之后还不算完,万一有个什么突发状况总是要处理妥当。
苏紫没想到成亲是这么费劲的事情,两世以来第一次成亲的自己什么都没管,安心当新娘就够了,这次是全程参与进去筹划,真不是一般的累。
三月初二李青山就把自己家的牛车给牵了过来,让苏白赶着牛车去接新娘,这在村里也算是高规格的迎亲礼仪了。
苏白一身红衣,衬得整个人玉树临风的,温文尔雅的样子像个大家公子,看的周围的小姑娘脸红耳热,知道苏白长得好看,没想到穿上新郎装更好看了。
苏母把准备好的红包给苏白带上,虽然赵婉儿那边估计也没多少亲戚,但是带上总是不会错,免得到时候场面尴尬。
“爹,娘,我走了。”临走的时候苏白看着苏父苏母笑着说道。
“去吧,去吧,别误了吉时。”家里要添人口,苏父苏母都笑的很开心。
这个时候客人陆陆续续的过来,苏青和李青山过去帮忙招待着,苏紫和苏蓝就负责招待女人和孩子。
苏白这次迎亲比较特殊,不仅要把妻子迎回来,还要带上妻弟,半大小子在懂事没人照料也是不行的,而赵婉儿也不愿意让弟弟小小年纪就孤苦伶仃一个人生活。
这也是当初赵婉儿相看亲事的时候定下的前提条件,要是不能答应这个条件,其他的就不用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