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不管是武将造反,还是文臣造反,终其原因就是朝廷虚弱,朝廷为何虚弱?没钱。”
朱允熥说道:“纵观汉唐宋,朝廷虚弱的转折点都是朝廷没钱,无法继续维持朝廷的运转。
钱对于朝廷很重要,因为只要朝廷有钱,朝廷就能打造强大的军队,打造强大的兵器,从而维持自身的统治,而没钱,啥都干不了。”
朱元璋闻言感觉这钱确实是很重要,随即他意识到允熥想干什么,道:“你这是又想要改革。”
朱允熥说道:“不是我想改革,而是皇爷爷你制定的这些制度不完善,有着太多的缺陷,任由这些缺陷存在,早晚有一天,大明会因此而灭亡。”
古代的制度,怎么说呢?
问题多多。
身为一个现代穿越者,这大明在他眼中,到处都是问题。
因而改革不可避免。
当然,他不会现在就改革。
如今田税改革刚完成,税务、大明宝钞和科举等改革还没有彻底完成,短时间无法继续改革,否则会让大明动荡,如今他说这些,只是让朱元璋有个心理准备。
朱元璋随后让人找来关于宋朝靖康之变的史记。
不管是宋朝官方的史记,还是地方记载,甚至是民间野史,他都要。
此外金国的史记,他也要。
拿到这些史书后,他从头到尾仔细的阅读。
越看越是恐惧,越看越是愤怒。
他是马上皇帝,因而他对于军事可是十分了解,从史记上那些只言片语,他很快就发现问题。
这靖康之变前后官员的任命,军队的调配,以及金国那不合常理的孤军长时间深入,全都有问题,还是大问题。
当然做出这种安排,有可能是皇帝的脑子有问题。
然相对于皇帝脑子有问题,他更相信是有人造反,毕竟史书上可没记载徽钦二帝有着堪比晋惠帝司马衷的智商。
朱元璋冷静下之后,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他的大明出现类似的问题,想了半天没能想出办法。
随即他看向正在处理政务的朱允熥,眼神之中充满期待,问道:“允熥,你可有办法解决文官做大的问题?”
武将造反,文官造反。
难道只能用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