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煽风点火

天之下 三弦 9321 字 3个月前

那两人见李景风如此托大,双手握定木刀,置于腰间,使个弓步突刺式,同时挺起木刀刺来,李景风侧身避开,道:“使些力,别怕伤着我。”

那两人见过他一招便制住首领,当下也不顾忌,一左扫,一右劈,两面夹攻,李景风向后一退,双手捉住两人兵器,先是向前一送,等两人发力阻挡之际,再猛地一抽,将两把兵器夺入手中。

众人见他武功高强,大声喝采。

李景风将两把兵器递还给对方,那两人都是一愣,接过兵器,李景风回到穆特身旁坐下,穆特皱眉道:“苏玛的战士都像你这样……”他不知怎么形容,只得道,“软弱?”

这些流民性格剽悍,打赢后只会尽情嘲弄对手,李景风道:“是,苏玛子民很斯文。”

“斯文?”

“就是客气。”李景风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好,“像我这样。”

穆特满脸不以为然,招来一名少女,推到李景风面前,道:“今晚让她陪伴勇士。”

李景风大吃一惊,他听谢孤白说过,流民中只有功劳最大的人才能有妻子,甚至不少流民习惯共妻,可没想到连外人也能陪睡,吓得连忙起身,挥手道:“不需要,我不习惯。”

穆特道:“她是我们最年轻的姑娘。”

李景风见这少女约莫只有十四五岁年纪,手上已满是老茧,心生怜悯,却明白流民习性不能以常理度之,他们需要人丁免得被消灭,也需要人丁互相保护,这是悲惨者的相互构陷,只想凭着道理不可能改变他们生活,只有废除流民这制度才能让他们改变。当下推拒道:“我已经成亲了。衍那婆多经写着,不可与妻子外的人通奸。”

背诵经文还是有用得上的地方。

然而穆特脸色越发阴沉,李景风忽地想通穆特邀请他同行的理由,于是问道:“你们有没有酒?”

穆特一愣,道:“只有一点。”

李景风问道:“流族不用酒招待客人吗?”

穆特大声喊道:“拿酒来。”

酿酒需要很多粮食,对于流民来说是昂贵的奢侈品,一名壮汉带来个皮囊,穆特示意交给李景风。

李景风打开皮囊嗅了嗅,有青稞的香气与劣酒的酸味,也不知是换来的还是流民自己酿造,仰头饮下,酸涩交杂,还不如福居馆里最差的酒。

他咕噜噜喝了三四口,递还给穆特,穆特显然舍不得,只喝了一口就将酒囊收起。

“我喝了你的酒,受你招待,我们就是朋友。”李景风道,“抵达瓦尔特巴都前,我会帮助你们,保护你们平安,与你们同进退。”

穆特大喜,道:“你是苏玛的勇士,唯一的勇士。”

李景风道:“但有个条件,你们不能劫掠商客跟村庄,否则我将成为你们的敌人。”

“劫掠村庄跟商客?”穆特摇头,“我们不干这种事。”

或许不是穆特不想干,而是干不得,他们队伍不到二十人,遇上村卫队就算打赢了也得伤亡,人手对流民来说十分重要。

确认对方目的后,李景风再无疑心,又说了几句闲话,便回自己帐篷睡觉。

夜里,李景风暗自琢磨,想起白天穆特说的黑色的刀,想起当初在昆仑宫密道,曾见过彭小丐的黑刀,当时便觉奇特,只是那时忙于应付蛮族刺客,并未留心,彭老前辈死前将这把刀交给杨衍。莫非就是流民要找的刀?但为何奈布巴都要找这把刀?

关内关外习俗差异颇大,奈布巴都要这把刀的意思,是要杀这把刀的主人?一念及此,李景风倏然一惊,难道杨衍到了关外又得罪了奈布巴都的权贵,因此被下令悬赏?虽不知缘由,以杨衍性格,这倒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要怎么混进奈布巴都,进入祭司院?李景风还没想着个办法,要是那个刺杀神子的死间尚在,肯定能帮上大忙。

关外出现哈金是大事,或许会引来其他死间聚集在奈布巴都查探消息……如果能找到这些人协助……李景风翻来覆去,想了许多办法,虽然都能一试,但都不见得稳妥。

要是副掌也在就好了,李景风心想:大哥在青城事务繁忙,副掌在昆仑宫清闲,当初就该跟朱爷提建议,把副掌也带出关。

虽这样想,但李景风也知道诸葛然绝不会跟着自己出关,如果真把他逼出门,李景风难以想象这一路上会怎么被副掌虐待……

第二天一早,队伍开拔,李景风骑着骆驼来到穆特身边,问道:“你们要去什么地方?”

“奈布巴都。”

李景风心中一动,问道:“奈布巴都这么远,你们去那里做什么?”

“草原上有风声,那里有座山,有一个人正在团结所有流民,已经有数千人的队伍。”

“这么大的队伍,藏在那里不会被讨伐?”

“讨伐?你说的是围猎?”

“嗯,苏玛巴都叫讨伐,我们是仁慈的衍那婆多追随者,我们不围猎游民,只有讨伐。”

穆特没有起疑,只道:“可能是人数太多,圣山卫队与巡逻队伍一时也不敢冒险。”

“树大招风,投靠这样的队伍很危险。”

“树大招风?这比喻非常贴切,您真是博学又强壮的人。”穆特道,“但流民必须团结,团结的流民才能保护自己。”

或许也是因为他们只有十几名战士,连村卫队都不会惧怕这样的队伍。

“奈布巴都是谁要找那把黑色的刀?”李景风又问,“这把刀有什么故事?”

“不知道,风声是几个月前传来,草原上的马匹很快,但经过好几张嘴巴说出来的声音就会很模糊,只知道带着刀去奈布巴都,亚里恩宫,或者祭司院,会答应你的任何条件。”他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听说草原上已经为了这把刀流了很多血,还有流民守在通往奈布巴都的通道上伺机抢夺。也有人认为,这是羊不活的阴谋,他想让流民自相残杀。”

李景风摁下想问羊不活是谁的冲动,再问:“有消息说这把刀在哪里吗?”

穆特摇头:“没有流民会泄漏这个讯息。”

“经过瓦尔特巴都时,我帮你们进城打探消息。”李景风说道,“我也打算去奈布巴都,我们一起走。”

穆特大喜过望,道:“太好了。”

有李景风当斥侯,穆特的队伍在草原上不会遇到巡逻队,但凡远处有队伍聚集,李景风便让队伍绕路,穆特虽然看不见敌人,也照着李景风吩咐,队伍白日围猎,前进,入夜歇息。脚程虽慢,却让李景风多学些关外风俗。

“再往前走便是道路,沿着道路便能到瓦尔特巴都,我们不能再前进,会遇到巡逻队。”穆特说道,“我们现在就很危险,必须往西躲避。”

李景风指了指南边的丘陵:“你们在那里等我消息,我之后再来会合。”

瓦尔特的领地临接三龙关,位在五大巴都中最东边,也因靠近三龙关,五大巴都中汉人最多,李景风远远眺见道路上络绎不绝的人潮,宛如一条断断续续的蚂蚁队伍。步行的人群,马车、骆驼、马匹,三三两两在道路上行进。

青城过年最热闹的时候也没这么多人进城,这人潮反而像是湘地因战事流离失所的难民,但这些人肯定不是难民,他们的脸孔安静祥和,甚至有些兴奋,也带了充足的食物与过夜用的帐篷,这人数多到让李景风起了疑心,但他的眼光立即被远远即能望见壮阔圆顶以及高耸弧形尖塔所吸引。

巴都没有城墙,但幅地辽阔,比青城都还大上几倍。除了外围的帐篷,大多是砖造房屋,各种由圆与角组成奇异图饰琳琅满目。

巴都里都是人,人山人海,喧闹吵杂,连停下骆驼的地方都没有。

“您是来朝圣的吗?现在巴都不允许坐骑进入。”一名十岁小童拦着他,“给我两钱碎银,或者八分之一的银币,我帮你看着骆驼,就在这棵树下,你没办法找到其他更便宜帮你看骆驼的人了。”

树下停了许多马匹跟骆驼,拥挤得连能腾挪的位置都没有,系在树上的绳索多到像是这棵树刚受了重伤,要包着布条止血。不只这棵树,周围到处都是牲口,树下、栏杆、屋前,除了人之外就是牲口,牛马骆驼各种粪便的酸臭味浓烈得让人难以呼吸。

上次看到这么多牲口还是在汉中大战的时候。

看来这小童能发笔横财。

“我是来朝圣的。”李景风跃下骆驼,“要往哪里走?”

“跟着人潮走。”小童给了他一块木牌,将另一块木牌系在骆驼脖子上,“怎么进去不难,怎么出来会更难。你得认得这棵树。对了,你饿了吗?我有卖羊肉馅饼,两个只要八分之一银币。”

就算关外物价再高,两钱银子买两个羊肉馅饼肯定也是天价,李景风挥手道:“不用。”

他强烈好奇到底这些人在朝圣什么,估计是如少林佛诞之类的祭典,他听说过少林佛诞,那也是盛况空前,可说是九大家中最热闹隆重的聚会。

他跟着人潮前进,抓紧自己的褡裢预防扒手,他见到三步一跪前进的信徒,拿着古怪法器,不断默诵经文前进的百姓,也有被保镖护持着前进的贵族,还有叫骂着维持队伍秩序的王宫卫队跟卫祭军。各种吵杂的声音混着浓重的汗臭味,就算是尚有寒意的初春,李景风也热得刚踏入巴都就混身是汗。

从早上排到中午,他才通过拦阻跟维持秩序的卫祭军盘查,到了这里,队伍变得整齐,道路上是四排虔诚的信徒,依序缓缓前进。

有人前进,就有人离开,离开的人有的满眼含泪,有人眼神坚毅,更有人是被搀扶着离开。

狂热,李景风感觉到一股狂热,那股狂热正在感染他身边的人,甚至包括他自己。随着队伍前进,那股狂热已经感染了周围的人,他们变得安静,虔诚,更多人颂念着经文,他发现队伍正往一座广场前进,但人潮多到他无法看清广场里有什么。

他隐约看见前方的人正在跪拜。

吵杂的声音渐渐平静,渐渐的,只剩下低吟的诵经声。

当前方的人群走入广场,匍匐着跪下时。

李景风看见了杨衍。

不,应该说是杨衍的石像,它左手持经,右手持刀,身着甲胄,戴着奇怪的帽子,雕刻栩栩如生,连长袍随风飘动的折痕都细致无比,单是脸上那熟悉的疤痕,李景风一眼就认出那是杨衍。他张大嘴巴,两眼瞪直,简直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