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以魔灭魔(上)

天之下 三弦 5143 字 3个月前

“受了点伤还没好。”觉如黯然道,“你了武师兄死了。”

萧情故早在信上得知消息,也自黯然,道:“我护送师父去嵩山。其他师兄呢?”

“了知守在白马寺,其他人正率兵来援。”觉如转过话头,“你快帮我传八百里加急文书,我要见苏长宁。事不宜迟,约在聊城见面。”

萧情故本以为师父要举反旗,正自担忧,见他赶来嵩山,还以为他是想躲入嵩山避祸,听他说要见岳父,随即明白师父用意,定是要请嵩山援手。

嵩山是少林辖下,自不能置身事外,苏长宁忌惮觉空,势必也不想让觉空坐大。萧情故不希望事态恶化,但少林燃起战火已是定局,即便自己想要天下太平,过安乐日子,终究不能。

他叹了口气,派人送信回嵩山。

以师父的成见撞上岳父的脾气,萧情故想着都怕。

这世道,就不能让人好好安生吗?

聊城在鲁地边界,觉如冒险穿过边界,幸好路上未受刁难。他抵达时,苏长宁已带着苏亦霖在聊城等着,觉如当即拜见。

“嵩山是少林一份子,觉空大逆篡位,贫僧希望嵩山相助,以正佛法,护我少林。”觉如对苏长宁说道,“还请苏掌门即刻出兵。”

萧情故望向岳父。苏长宁坐在椅上,他素来暴躁,但此刻却气定神闲。苏亦霖坐在一旁,也没有立刻回应。

萧情故很清楚暴躁不等于无能或无智,无能或无智是无法或不能正确地处理事情,这关乎脑子,暴躁却是脾气。他见过太多暴躁却有能力的人,例如觉寂住持,诚然暴躁的人容易情急失智,但苏长宁这时候却不急。

“我只听说文殊院三僧谋反,觉空首座镇压,何况现在的方丈是觉闻大师。”苏长宁说道,“眼下真伪难辨,嵩山素来不参与少林政事,更无理由举兵。”

萧情故听出岳父话中有话,觉如又怎会听不出,他缓了口气,笑道:“什么时候轮到‘嵩山参与少林政事’了?”

这会儿师父又变回笑口弥陀的模样了,萧情故想着。师父在师兄弟间还有个外号,叫“笑里藏刀”。

苏长宁嘿嘿一笑:“既然轮不到嵩山参与少林政事,觉如大师又为何来找苏某?嵩山派不过是少林辖下一派,就算所辖大了些,仍是归少林管,谁是方丈,嵩山就得听谁的。”

觉如笑道:“贫僧还不知苏掌门如此乐天,嵩高盟是谁在幕后主使,难道苏掌门没听过丁点流言?难道贫僧倒下,觉空逆贼就会放过嵩山?”

“方丈空口白话,怎好污人清白?”苏长宁仍是装傻,“要有证据,苏某还不上告少林?”

觉如道:“唇亡齿寒,觉空居心险恶,苏掌门不会不懂。你与华山勾搭,觉空哪能容你,除非觉空死,俗僧尽去,嵩山才能维持现今模样。”

“觉空首座很老了。”苏长宁道,“苏某等得起。”

萧情故知道谈判的要诀就是不能轻易让步,但岳父想要的似乎比自己预想的还多。

觉如冷笑道:“既然如此,便当贫僧白来一趟吧。”

他说罢起身,萧情故知道师父不可能这样就走,自己得给他个台阶,忙上前拉住觉如,道:“师父,莫要两败俱伤。”又回头对苏长宁喊道,“爹!”

苏长宁道:“觉如大师,你说这是觉空夺位,实话说这于苏某而言不过是正俗之争,正僧也好,俗僧也罢,嵩山帮谁都没理,还不如置身事外。退一步,嵩山就算不是道家也是俗家,帮觉空胜算都高些,或许还能与首座尽释前嫌,握手言和。”

觉如笑道:“原来嵩山派早学会趴着赖活,苏掌门,屁股夹紧些。”又改口道,“不了,还是轻松点好,觉空趴上来才不疼。”

苏长宁大笑道:“觉如大师真是经验老道,莫怪少林寺里总有些闲话。”他脸色一沉,“觉如大师请了。”

萧情故急道:“嵩山也是少林辖下,何来无理?觉空得位不正,天下共击,这是少林的大祸!”

苏长宁冷冷道:“故儿若想帮师父,爹也不好拦着你,但你总得想想琬琴。”又道,“不论觉闻得位正不正,即便不正,换个方丈罢了。正俗之争斗了几十年,指不定还要再斗上几年,这当口觉空哪有闲工夫理会嵩山?还得仰赖觉如大师多帮忙拖延。”

萧情故听出岳父要的是什么,心中一颤。他深知苏长宁虽然厌恶忌惮觉空,却素来不是强硬的嵩高派,自己在嵩山八年,奋力周旋,好容易稳住嵩山内部大部分自立分子,这当中除了本事,更有苏长宁全力支持之故。嵩山与华山交好只为增添强援,避免觉空进逼时无力自保,自己一直以为苏长宁只想拔除觉空这个隐忧,继续维持嵩山与少林的关系。

从没想到,不,或许也怀疑过,但没料到真的发生——想不到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苏长宁会得寸进尺。

但师父不可能答应。

觉如走到苏长宁面前,弯下腰双手按在扶手上,把头贴近苏长宁的脸:“贫僧答应你了。”

萧情故又吃了一惊。

“答应什么?”苏长宁笑问。

觉如微笑道:“让嵩山脱离少林。只要贫僧扫荡逆贼,平息内乱,此后嵩山便不归少林统辖。”

“这可不够,天下只有九大家。”苏长宁摇头,“昆仑共议有言,九大家共分疆界,嵩山又不是关外,哪能不受九大家管辖,除非……”

觉如仍在笑,嘴角不自然地高高翘起:“少林会支持嵩山成为第十大家,不过仍要昆仑共议过半通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