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进退无路(上)

天之下 三弦 5826 字 3个月前

严九龄垂着头不敢抬起,几乎要趴在地上,只瞧得见三弟那双乌丝皮靴。

皮靴下粘着泥土,靴面却是光滑,这是因为掌门几乎足不沾地快马奔来。除了一点,他注意到,光滑的靴面上,在足背中间的地方粘了一小块黄泥。

怎么粘上的?瞧着真碍眼,忍不住让他分心,他竟有种想把这块黄泥拨下的冲动。

他对三弟是真的忠心啊,作为大哥,很小时或许还端着点大哥架子,但等到三弟年纪渐长,手段心思越发毒辣狠戾,自己就越来越怕这弟弟,甚至不敢跟三弟争位。

“大哥,站起来。”声音冰冷,没有一丝情感。不知道三弟会怎么处置自己,严九龄不敢抬头,他肯定掌门现在的脸色一定很难看。

“他们到哪了?”严非锡问。

“已经进了米仓道。”严九龄回答,“没拦住……”

严非锡深深吸口气,半毁缺耳的脸不住抽动,笼着寒霜般,更如鬼魅。

“你丢了一个儿子就急着报仇?”严非锡问,“你知道华山丢了什么?”

严九龄不敢回答。

“不只是失陷在青城的两万馀人马,不只我两个儿子。”严非锡说着,没有疾言厉色,没有愤怒,但语气冰冷得不像活人,“你丢掉的还有华山九十年辛苦积累开疆拓土的本钱。你知道没有那些粮,华山打不久吗?”

严九龄双腿一软,复又跪下,趴低身子不住颤抖。

华山的囤粮地主要在汉中、长安与咸阳三地,汉中囤粮已失,要从长安和咸阳搬运大批粮草不是一两天的事,眼下即便刮尽汉中地皮也不够,大军接济不上,华山就追不上青城,米仓道险峻,为了救这两万人势必得赔入更多人马粮草。

放在严非锡面前的问题是要不要对这场大战孤注一掷进行豪赌,如果青城军是沿着金州西路退去,米仓道上一路畅通,他或许会拼尽全力援救这两万余兵马和两个儿子,只要接济上,这场仗就还没输,起码可以安然退兵。但中间既然卡着青城人马便大大不同,青城大可拒险而守,等饿死里头的两万华山弟子再来与华山周旋。

“方敬酒人呢?”

“不……不知道……”严九龄牙关打颤着。

营帐外马蹄声急促,一人急奔而来,翻身下马,弯腰恭敬道:“爹!”虽只一个字,语气却急促不安。严旭亭正率队追击青城,听说父亲终于赶来,留下前军快马奔回。

“战况如何?”严非锡问。

“还没追上。”严旭亭咬牙。

“撤军。”严非锡道。

严旭亭愣住,忍不住问:“爹,你说什么?”

严非锡用凌厉的眼神代替回答。

“可大哥二哥还在青城!”严旭亭焦急道,“还有两万多弟子!”

“这场仗我们输了。”严非锡道,“他们要想办法自己回来。至于你——大哥。”他瞥向趴伏于地的严九龄。

严九龄知道自己的下场。“那……那青……青城……”他想辩解,但张口结舌,严非锡连两个儿子都能不管不顾,何况是犯下大错的亲兄弟。

“不能不救,那里有两万多兵马,是咱们两成多的兵力,要是被剿尽,元气大伤,会影响爹的大计!”严旭亭道,“咱们应该倾全力救出那支孤军!”

“你要是知道严重,就不该丢掉汉中。”严非锡道。

继续作战胜算不高,严非锡不想让华山陷入泥沼中。

严旭亭着急道:“只要打通这条道,咱们指不定还能反守为攻,这场仗还没打完,不能认输!”

“你二哥回不来,以后你就是掌门。”严非锡冷冷道,“你得学会心狠手辣,顾全大局。”

严旭亭一愣,爹的意思是已经放弃大哥二哥了?他仰头看着,父亲脸上罩着一层寒霜,跟四弟死时一样。他知道爹愤怒震惊,但看不出有没有伤心,爹真的对大哥二哥不管不顾了?

等严非锡走回帐中主位坐下,严旭亭瞧见了。他瞧见父亲坐下时极力压抑但微微颤抖的身子,四弟死时他没注意到,但现在他注意到了。

爹是会伤心的。

“你犯了这么大的错,竟然因此成为世子,”严非锡道,“我为华山悲哀。”

“给我五千人!不,不用给我人,让汉中弟子戴罪立功!”严旭亭道,“我去救回大哥二哥!”

严九龄讶异。严昭畴若死,严旭亭必然成为掌门,如果救回严昭畴,他在这场大战中并无过失,反倒是严旭亭会失去掌门之位。但严九龄不想深思这件事,他趁机找着了活命的机会,抬头对严非锡道:“三弟,那毕竟是你儿子,给大哥一个机会,一定替你带回侄子!”

严非锡闭目仰头,沉思许久。

“只有五千人,粮草一时接济不上。”严非锡道,“你有办法吗?”

“我会想办法!”严旭亭坚决回答。

李景风有些闷。一匹马靠近,有人拍了他肩膀一下,李景风回头见是谢孤白,讶异道:“大哥怎么来了?朱大夫说你得多休息。”

他与谢孤白相会后,因为谢孤白的病情,除了军议,纵然有许多话要说他也避免打扰,套句朱门殇的话讲,回青城要说多久都成。这回行军,朱门殇还特地为谢孤白安排了座车,防他颠簸。

“已经养够久了。”谢孤白吸了口气,问,“有心事?”

李景风摸摸脸上面具:“这样大哥都能瞧见?”

“你神情恍惚,戴着面具也能看出。”谢孤白道,“在想计先生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