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耐人寻味(上)

天之下 三弦 4924 字 3个月前

陈孟南咬咬牙,忍了这口气,弯腰将地上糕点拾起。这些孩子过去多受苦难,饱一餐饿一餐,脏了也吃,也就现在讲究些,会拿去洗。

陈孟南抬头一看,讶异唤道:“顾姑娘!”

听这一声喊,除了阿茅还在破口大骂,所有孩子都噤了声,转头望去,顾青裳正皱着眉头走近。

不用等人发号施令,十几名孩子一哄而散,有人跑太急摔倒,被同伴扶起接着跑。能跑哪去呢?跑得了学生,跑不了书院,末了人人挨板子,罚抄书,各自按下不表。

顾青裳问清始末,问阿茅:“你找我做什么?”

“传讯!城外有头蠢驴要见你,叫我带你去!”

顾青裳不禁好奇,道:“带路吧。”

元禀直低声道:“顾姑娘,这孩子顽劣得紧,才来一会就把风气都败坏了……”

顾青裳点点头,道:“我理会得。”跟着阿茅去了。

出城时天色已晚,顾青裳跟着阿茅到城外两里处,转进个树林。只听人喊道:“顾姑娘!”声音耳熟,仔细一瞧,又惊又喜,顾青裳叫出声来:“你还活着?”

李景风笑道:“总算运气好,一路平安。”

顾青裳甚是欣喜:“我听说了昆仑宫的事,白瞎我难过几天。你怎会在这,怎么活下来的?”

李景风道:“我跳崖的地方有处平台,上面望不见,我纵身跳下,攀着岩壁爬上平台,他们追来,还以为我跳崖死了。”

顾青裳忙问:“昆仑宫发生什么事了?我师父她老人家安好吗?”

说来话长,两人席地而坐,李景风把昆仑宫的事说了一遍,好在他跟诸葛然说过一次,现在重说,能抓着要点。顾青裳虽知师父平安,听他说起种种惊险处,仍是紧张。李景风说自己离开昆仑宫,一路南下,顾青裳听说他经过零陵,问起冷水滩战局。

李景风道:“我离开时大批难民围着冷水滩,只见着那驻扎许多兵马,与零陵城隔着几十里遥望。”

顾青裳问:“宝庆的援军来了吗?我是说河对岸的人。”

李景风摇头:“没瞧见。”

这一说说到天黑,阿茅无聊得直打呵欠,顾青裳道:“天黑了,不若到书院里说话。”

李景风道:“怕不方便,我不能进城。”

顾青裳笑道:“我带你进城不会有人怀疑。再说你的通缉令是华山、嵩山跟唐门发的,跟衡山无直接关系,你又救过师父,不怕暴露身份。”

“说起身份,”李景风道,“我这趟来是有几件事要请顾姑娘帮忙。”

顾青裳道:“回书院再说。城门要关了,我不回书院,书院的人要担心。”李景风只得允诺。

三人入城果然未受刁难,来到书院,孩子们早已就寝,李景风见阿茅有些困倦,顾青裳便安排他与其他孩子同寝。阿茅听说要与孩子们睡一间房,倔道:“我不,那屋里是臭的!”宁愿窝在房间一角,蜷缩着身子睡觉。

“你想让我帮什么?”顾青裳问。

“就是这孩子。”李景风抓抓下巴,“我管教不了他。”

顾青裳见这孩子倔强猛恶,猜出李景风此行目的,问起阿茅故事,李景风说起平远镇的事。

“老前辈将他托付给我。”李景风搔搔头,“我怕把他带坏了。之后要去江西,也怕带着这孩子危险。”

“你要去江西?”顾青裳问,“去那做什么?”

“我要找回彭前辈的后人。”李景风想了想,道,“若有机会,我想杀臭狼。”

顾青裳吃惊道:“你办不到。臭狼是江西总舵,武功高强,想杀他的人多了去,周护严密,比刺杀秦昆阳难上百倍。”

“首要还是找回彭前辈的后人。”李景风沉思片刻,道,“我得先将他送到安全的地方。”

顾青裳想了想,道:“江西事变后,彭前辈的孙儿就不知去向,想找他的人很多,大伙都猜是被徐放歌囚禁了。彭前辈死后他就是灭门种,这事只要九大家有人提出质疑,要求查证,徐放歌就得给出说法。”说着叹道,“只是现在这局势,就算师父愿意帮忙,徐放歌也不会理会。”

“就算他们有心,我也不能等。”李景风想了想,道,“还是说回阿茅的事吧。”

顾青裳站起身来倒了两杯水,一杯递给李景风,自己喝着另一杯,沉思许久。李景风知她是直爽性子,见她犹豫,不由得疑惑。

顾青裳道:“这孩子性子恶,不讨喜,好不容易安稳,又发生这事故,更难与人亲近。我这边的孩子也有流浪过,当乞丐的,都没这么恶毒,教导他可比教其他学生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