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青出于难(五)

天之下 三弦 5677 字 4个月前

底下人面面相觑,又见火势渐大,兀自抱着看热闹的模样不肯离开。那侍卫怒道:“还不走!”说罢从地上拾起一颗掌心足握的石头,朝着沈勤志的妻子扔去,口中骂道,“别看了,快走!再不走放箭射你们!”

沈勤志的妻子险些被石头砸到,不由得破口大骂。卫英见这守卫作恶,大是不满,斥责道:“你做什么?”

卫兵道:“这些看热闹的刁民不处置,不是给人看笑话?”说完又扔了一颗石头,落在一名年轻人身旁,骂道,“要看热闹回家烧自己屋子去!这什么地方,让你们看热闹!”

卫英大怒,一把揪住那卫兵,将他掼倒在地,骂道:“他们不是看热闹的百姓,有不少是贵人亲眷,报上去不是给我惹麻烦?你叫什么名字?”

卫兵惶恐道: “小人刘福来,平安门守卫……”

“滚!”卫英在刘福来大腿上踢了一脚。刘福来诚惶诚恐,道:“小的告退。”说完连滚带爬逃了下去。

卫英见他远去,回过头来,一名手下上前道: “副统,下面有些不对劲。”

卫英低头看去,只见一群人围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几个较为年轻的发足飞奔而去。沈勤志的妻子竟尔昏了过去,家人忙呼仆唤婢将老人家抬走。接着有四处散去的,也有靠近的,卫英正自不解,又看到有人骑马飞奔而去。

卫英大声问道:“你们做什么?乱成一团!”

有人迟疑,更有人忙着离开城墙下。终于有一人举着一张布条战战兢兢问道:“听说雅爷造反了?”

卫英大吃一惊,只是城下离得远,瞧不真切布条上文字,只问:“上面写了什么?”

众人迟疑了一会,卫英不住催促,才有人回道:“上头写着,雅爷造反,速告驻军!”

卫英脸色大变,猛地醒悟,喊道:“刚才那人!刚才那人!快追!快追!”

原来沈玉倾装扮成守卫,用火势引来注意,把脸涂黑,重束头发,又取了一块石头,并着自己一面令牌都绑上布条,上面写着同样的两句话:“雅爷造反,速告驻军!”

他料知只要火起,城外必有人看热闹,加上过了宵禁还有人未归,也必引来注意。青城墙高四丈,自己一跃而下或许可以,但里头守卫必然来追,再说,若自己逃了出去,只怕雅爷以里头的人质为威胁对峙,全力守城。

若变成这局面,那可大为不妙。他想留给雅爷一个机会,一个抓到自己就能扭转颓势的机会,才不会把雅爷逼到玉石俱焚。

巴县守军多久能来?巴县不大,不用多久,调集兵马在内应该不用半个时辰。

就这半个时辰,一定要撑住。

来路的屋檐上都有眼线,放哨的士兵见着他前往吉祥门,这时见他返回,只道他要回平安门复命,未作拦截。他方走至半途,忽听到后头声响不断,敲锣的传令已自远方传来。沈玉倾情知已被发现,如此之快,消息定然已经传出,心中一喜。

站在屋檐上的看守喊道:“下面那个人,停步!”

沈玉倾停下脚步,高声道:“我是平安门的守卫,刚去跟卫队长请兵救火!”

楼上那人道:“抬头让我瞧瞧!”

沈玉倾抬头望向那人,那人低头望去。今日是初七,月色不朗,沈玉倾脸上又抹了灰,那人只觉得可疑,一时认不出,只问道:“你刚从吉祥门来,那发生什么事了?”

沈玉倾回道:“不清楚,只知道城外有人噪啰。”

沈玉倾听到马蹄声逐渐靠近,是吉祥门派人追来了,于是道:“我走啦,张队长等我复命呢。”

屋檐上那人点点头,沈玉倾一得放行,脚步一纵,发足奔去。守卫见他轻功卓绝,不由一愣,没一会追兵已到,一问之下才知那人便是世子,忙跟着追上,可一眨眼功夫,人已不知去向。领头的队长道:“肯定躲入门户里,搜过去!”

沈玉倾果然躲入门户里,他连转几个弯,趁着看守不备,转入了西南角的膳房,掩身橱柜之后,稍作喘息。

他大口喘气,方才这一遭当真是生平最凶险的事,但他却无胆战心惊之感,连自己都讶异于自己的镇静。他感觉到自己在做这些事情时虽然紧张,却能不动声色,一如寻常,或许是打小跟沈未辰的练习做得太好了吧,沈玉倾苦笑。

卫兵的搜捕甚急,但他反不似之前担忧。青城太大了,单是西南角就有房屋超过八百间,就算三百人来搜,能躲人的地方这么多,一间间搜过来,完全是耽搁时间。

沈玉倾沉思下一步,这里是厨房,最多易燃之物,如果在此地放火,大火必然引起城外注意。巴县驻军见里头火起,会立刻攻城,自己再与他们会合,这是万全之策,而且火势能拖延住卫枢军。

他主意既定,正要取火石起火,心念一转。卫枢军人数虽少,却是菁英,与驻军交战,双方死伤必重。

他停下手中火石,他要想一个更万全的方法。

他需要冒更大的险。

“操!一群废物,怎么搞的!”沈雅言在女儿房中听到军情,说沈玉倾已将雅爷造反的消息放出城外,不由得暴跳如雷,即刻赶回钧天殿议事。

“两千人抓一个人抓不着!还让他传讯出去!人呢?逃走了?!”

“禀雅爷,世子往城里跑了,没逃走。”回答的是吉祥门总领李湘波。事发时他虽不在吉祥门,但吉祥门归他统领,沈玉倾也算是在他手下逃脱。

沈雅言沉思半晌,在此当机立断之时,走岔一个念头都是万劫不复。

城里两千驻军仗着城门之利能抵挡一阵子,何况还有人质。然而人质再多,这场仗也赢不了,只要沈玉倾逃走,这场仗就必败无疑。莫说城中粮食是否足够,等沈玉倾从巴县外调来更多驻军,战力便更加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