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起志愿军的炮兵,就只知道喀秋莎。其实这也没错,喀秋莎威力巨大,火力恐怖,一开火对面就是一片火海。要说整个抗美援朝期间,最著名的炮,也确实只能说是喀秋莎。
但是喀秋莎毕竟装备数量并不多,而且炮弹消耗极快,每一发炮弹都全靠进口,据说一发炮弹八两黄金。
火箭炮的精度也是要差上很多,对付大量出现的集群目标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指望喀秋莎变成前线炮兵的主力装备。
听说炮兵还有一种152毫米的苏制加榴炮,但是那家伙太沉,嘎斯车都拉不动,也没法快速机动。而且炮弹也是需要进口,炮本身的数量也特别少,听说整个志愿军也只有三四十门,所以并不算是炮兵主力。但是大威力的大口径榴弹炮,在关键时候,经常能够取得特别好的效果。
除了喀秋莎、152加榴炮和数量特别稀少的缴获来的美制155毫米榴弹炮之外,志愿军能够拿的出手的威力最大的火炮,就是122毫米的苏制M1938型榴弹炮。
M1938型122毫米榴弹炮火力虽然比美军的155毫米榴弹炮和203毫米榴弹炮差很多,但是胜在轻便。志愿军没有那么多卡车和装甲车拉炮,也没有那么多推土机之类的工程机械能够将炮快速推入和推出炮位,所以更加轻便的122毫米榴弹炮成了志愿军炮兵最核心的大口径压制力量。
而我们这一次,就是拉了满满一车厢的122毫米榴弹炮弹。
运送物资,运送那些粮食被服肯定是最轻松的,也是最安全的。而运送炮弹、迫击炮弹、炸药包之类的弹药,那可就要危险得多了。
这些都是易燃易爆的玩意儿,但凡出了事儿,车组连逃生都难。
不过这也没啥,当汽车兵往前线送弹药,危险点也是心甘情愿的。只要提前检查好,行车稳重点,遇到敌机不要蛮干,问题就不大。
天黑下来之后,价川这个在白天看不出来忙碌的城市,突然就变得热火朝天。
汽车连的几辆车,开始分批从价川开出。
一路上无惊无险,虽然我和张成发走得慢一些,但是却安安全全地将弹药送到了前线炮兵部队炮兵X师X营的手中。
在这里,我竟然遇见了一个老熟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