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往山上跑,刚刚跑上山的机枪组开始在山顶棱线位置选择射击阵地,掩护我们几个的撤退。臭不要脸的一边跑,一边掏出手榴弹,看也不看就往身后扔。反正身后都是美国兵,不担心误伤战友。
美军的机枪子弹几乎就黏在身后,跑步的时候都能感觉到枪子儿打在脚后跟附近的力道。我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经历这样的情况,但现在来说真的已经习以为常。
快到山顶棱线的地方,有一处特别陡峭的土坡,坡度甚至超过了六十度。土坡上的泥土已经被炸得非常松软,手往上面一抓,就哗啦啦往下掉。
我们手脚并用,拼了命的往上爬,爬两米就要往下滑一米。十根手指已经全部深深抓进了土层里,手指钻心疼,但是根本顾不上。
这种情况下,谁还能顾得上一点点疼呢?爬不上去就得死!
敌人枪声距离我们越来越近,子弹就打在身边。我大脑一片空白,心想着这回可能真要死了。
这个时候却听见了轻机枪的点射声音,哒哒……哒哒……哒哒……
这是美制BAR轻机枪的声音,这个声音来自我们的头顶上。两发的短点射太有辨识度,仅仅听声音不抬头看,也知道那是赵德树在掩护我们。
东北佬不是被抬到山下了吗?怎么又上来了?
来不及多想,我们几个一鼓作气爬上了山棱线。
山棱线位置是除了311高地的第二道防线,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防线。整个311的正面并不大,除了山腰位置,就只剩下棱线还能用作防御。
三挺轻机枪压着美国兵打,脚下的美军也很快就将轻重机枪架起来,跟我们对射。
我们不怕对射,只要美国兵爬不上来,就算我们胜利。
但战局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顺利,我们这里终于在山棱线挡住了美军步兵。可是在2号高地上的战斗却远远比我们这里要残酷的多!
从我们这里的山顶上,是可以看见2号高地的战斗情况的。我们在311的山腰位置和美军激烈交战的时候,2号高地同样陷入了惨烈的争夺战中。
和我们不同,我们在山腰位置凭借地理优势,还坚持了半个小时,但是2号高地的地理却根本不占优势。
美军将坦克直接开上2号高地的山腰,2排的一个战斗小组连撤都来不及撤,就被定点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