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规划南海

鹅的三国 中更 1516 字 1个月前

沮鹄端着茶碗,吹了吹茶汤:“自大将军受封赵王以来,河北衣冠就有离心之状。仆来见大司马,只是想为故主谋一条活路。”

他没有受领赵国的官职,也没有在冀州牧衙署挂职,他现在是自由人。

“我没想着杀他。”

黑熊取出金钢笔,旋开帽盖,就在一张空纸题目上书写‘建议箱’三个字,才对沮鹄说:“就连今年,我也没有征伐冀州的心思。去年秋冬各郡降雨颇多,今年就恐雨水不足。我委托崔琰捎信,就是想劝他减少兵役,使民壮能投身耕耘。”

沮鹄愕然,认真去看黑熊面容,又反应过来很失礼,急忙说:“是仆误解了。”

“在我眼中,冀州吏民也是人,若是饥馑夭亡过半,岂不是我的损失?眼前不过是他为我代管,管好冀州吏民,我自不会亏待他。”

黑熊也不掩饰内部的状况:“自去年考功以来,我治下文武流转频繁,如今渴望用兵于河北。我之爱将在汉中,甘兴霸又忙于开凿砥柱。这两年里,我若征河北,何人为将?”

沮鹄也是缓缓点头,不是关中打不了这场战争,而是统帅人选存在问题。

之前河湟一战三路分进各自开辟战场,打的也不错。

有了河湟之战的经验,河北若爆发战斗,大概也是这样处理、应对。

主帅、分路大将的功勋十分可观,怎么可能让给普通将校?

关中目前已经渡过了最初的生存环节,那时候需要团结所有人,以共克时艰。

也撑过了飞速外扩的阶段,那时候人人都有机会。

而现在不对外发动战争,存量分配会格外激烈。

所以不掌握分配主动权的人会倾向于发动战争,只要战争打赢,自然会空出很多安置他们的岗位,也能籍此晋升。

例如甘宁,现在想不想打河北之战?

河湟之战是一个转折点,现在的甘宁已经不焦虑了。

他的路线已经规划好了,未来入蜀扫荡西南的前锋大将;随后会驻扎益州数年,最后再率大军顺长江而下,一战定荆州归属。

他不仅要锦衣返乡益州,还要锦衣返乡荆州!

若是爆发河北之战,甘宁的晋升、任用路线就会发生变化。

沮鹄也只是勉强相信这种可能性,但黑熊有袭击结盟对象的恶劣前科。

虽说袭击对象是匈奴人,可终究有碍观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