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标准之争!(2/2)

米国科技半导体公司当然知道这是阳谋。

可又能怎么办?

只能咬着牙,将Arm公司收购了。

“Arm公司收购后,专利方面大家需要授权的可以申请!”

“此次我们收购Arm公司,看似是被「睿安科技」逼迫,实际上我们完成收购后,「睿安科技」那边的发展也不会那么快!”

“真要是被「睿安科技」收购了Arm,一方面是我们自身发展会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睿安科技」拥有了更加庞大、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众多专利技术可以补充自身不足,在睿碳晶半导体方面,会进一步甩开我们!”

“只要华夏睿碳晶半导体方面,没把我们甩开太多,那我们加大力度研发石墨烯芯片,就能赶上去。”

“石墨烯半导体和睿碳晶半导体相差不会太大,甚至更优秀……我们缺少的只是时间而已!!”

只要时间足够,集中全米,乃至米国这边众多科技巨头形成的产业链和标准。

合力推动石墨烯半导体快速发展。

不断压低成本。

促进各方面工艺成熟。

问题不大。

说是这样说。

事实上,在场的哪一个不是聪明人?

能担任各大科技、半导体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或许不是技术人员,不是搞技术出身,也了解过石墨烯和睿碳晶这种材料之间的差距。

就生产成本和生产工艺来说。

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石墨烯的成本注定太高了。

睿碳晶天生就适合用在半导体方面,成本甚至比传统硅芯片还要低。

只是这关系着众多公司的利益……关系着一个庞大标准联盟,庞大利益链之间的争斗。

没人愿意放弃现在自家的标准,去使用华夏的标准,受到华夏企业的制约,给他们缴授权费、专利费用。

“石墨烯技术方面,我记得徐睿是有所研究的,相关的技术被应用在石墨烯电池上!”

“「超然汽车」在华夏上市,他们公布了相关数据,仅仅是石墨烯电池营收就有近百亿华夏币。”

“在睿碳晶没发现之前,徐睿也想过使用石墨烯来制作芯片,所以这方面研究……徐睿手上肯定是有的!”

“我们需要小心,同时……如果能把这部分技术弄到手就更好了!”

“很难!”

“「睿安科技」的网络安全各方面有多强大,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软件技术破解不了,防火墙也不可能攻破,「睿安科技」自身技术也很少泄露,在防止商业间谍方面,很有一套。”

“除非…挖高级技术人员!”

“或者……”

或者使用一些特殊手段。

这里就不好直接说出来了。

商业间谍,挖人这些对于顶级公司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什么竞业协议?

什么保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