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褚诚辉归来(3/5)

“这个碳纤维应该比之前几款更好吧?”

复大材料实验室。

第三批碳纤维的各项测试数据,出现在徐睿和姜星宇面前。

这段时间,徐睿8亿豪宅的视频上传后,火爆了好几天。

姜星宇发现,这件事没有对徐睿造成任何影响。

徐睿每天该上课还是在上课,该做实验还是做实验。

偶尔去公司看看。

姜星宇和徐睿一个寝室的,上课都差不多,只是选修课不一样,他选修数学方面的课程。

这段时间,跟着徐睿做研究,帮徐睿解决一些计算方面的事情。

姜星宇对材料不是很了解,但这么几天看碳纤维的各种数据,也知道目前的数据,对比之前几批碳纤维,质量提升了很多。

徐睿点了点头,将实验室数据保存好,「零号」会根据整个实验过程和数据,做出一个简单的论文。

回去之后,徐睿简单修改后就能发出去,顺便把专利申请提交上去,让公司的人负责跟进。

“这批碳纤维质量已经非常不错,到时候可以卖给陈超然……你把测试数据和样品带一批给他。”

只有碳纤维的测试数据和样品,是不可能很快研究出同样的碳纤维。

徐睿这篇论文已经准备好,马上就能发布出去。

专利更是在研究完成,确定整个实验过程不可重复,就直接提交专利。

等到别人根据数据和样品,复制出产品,想要去申请专利也来不及。

何况徐睿这边,还有前面的基础专利,之前还研究出几个样品,不断补充几十款专利。

其他人提交专利申请下来了,也不可能避开徐睿的专利壁垒。

何况徐睿提交专利后,短时间时间内有一个保护期限,他可以不断扩充和补充他的专利。

其他人研究出同样的专利,因为徐睿在这个保护期,他就算抄袭对方的专利,后一步提交上去……都是他先获得专利。

因为前面基础的专利是他先研究出来发现的!

反正专利是非常复杂,每年因为专利纠纷引发的诉讼,多不胜数。

也证明了专利的重要性。

这边碳纤维研究出来,质量各方面已经非常不错。

不算特别低端和大众。

可以给「超然汽车」使用,算是非常不错。

这个等级的碳纤维不是很贵,可以用在新能源汽车上,不会增加更大的成本,还能提升品质、安全。

更重要的是:全车碳纤维打造的车身,一听是不是逼格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