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环境,去杠杆,去通道……
公募基金牌照,2012年首次对非金融机构颁发,牌照数量增长速度飞快。
因为在华夏,金融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到了16年的时候,根据协会统计,三方独立机构(非正统金融机构背景)持牌量,已经过百。
这是政策支持,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关系。
在疯涨的情况下,难免会有一些违规操作,或者是监管不当,扶持政策也过了。
进入15年之后,监管部门发放公募基金牌照骤减。
16年只发了:5张。
17年上半年一张未发……
不仅仅是对非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也是如此。
2017年底,华泰资管拿到公募基金牌照后的2年多的时间里,监管部门一张公募牌照都没发。
之前一张公募牌照,市价只要2000万。
就是从那100多家持证公司中,将经营不善的公司直接收购……其实就是买那张牌照。
2000万!
随着监管收紧牌照发放,暴涨到8000万、上亿……现在,有钱都买不到。
而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差不多了。
私募是2014年开始发放牌照,鼓励私募备案,甚至还派相关的人员到几个经济发达讲课辅导。
当时就是诱惑你备案,备案就给你牌照,可谓是一条龙服务。
结果呢?
后来政策收紧,甚至出现私募暴雷直接跑路的现象。
私募牌照也卡死,甚至关闭更换法定代表人的通道。
私募牌照不准交易。
目前协会统计,国内公募应该有100多家非金融机构也就是银行证券这些,持有公募牌照。
国内私募……超过2万家!!
米国所有的基金公司,一共才2000家左右。
国内私募乱象可想而知。
暴雷的私募就超过200家……处于异常的超过6000家!
至于工银国际为什么能帮忙把私募牌照转过来?
禁止变更私募牌照公司的法人的,只是部分地区。
有些地方还是可以实现的。
市场上有2万多张私募牌照,监管也是提倡有能力、有实力的公司入场,收购那些异常的持证小公司。
10更完,谢谢大家支持……没能在12点全部上传完所有章节,修稿比作者菌想象的要慢,明天会提早修稿,凌晨12点全部定时上传。最后:祝大家国庆、中秋双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