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证词能当真吗?
事后警方发现还真的能。犯人十分狡猾,有意遮掩自己的样貌,可百密一疏,一个视角能完全将他的样貌收入眼底,那便是仰视角。
比他还矮的孩子,在开门时,第一时间抬起头,将他看得清清楚楚。
不过这一刻,南城分局所有警员依然心有顾虑,决定谨慎地持观望态度,毕竟不满十岁的儿童大多表述能力并不达标,前言不搭后语是常有的事,在刑事案件中,只能简单地作为参考。
当然了,还是那句话——不能作为参考,也总比没有线索来得强。
想到那名投毒者潜伏在城市暗不透光的角落,所有警员心里涌现一股憎恶,牙缝里挤出一声声咒骂。
江州市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反社会的疯子,以一己之力夺走了四十多条人命,惊动了上级,也让整座城陷入了巨大的恐慌。目前暂时没有新增,可警方还要继续排查,不能保证其他外流的东西没有被渗透。
警局里的卷宗也层层堆积,全都是受害者的照片和资料。
如果一日不能揪出这个疯子,城市恐怕一日也无法安宁。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查线索。
那辆被遗弃在路边的三轮车,警方也找到了,和身份证一起拿去提取指纹和痕迹化验,没有任何有用的证据。
第一天早上,天光乍破,柔和的晨曦照进警署窗户缝隙,孩子醒了。对方揉着眼睛,啃着包子馒头的样子,瞧上去更显年幼稚嫩,令无数熬了一个大夜、双眼布满红血丝的警员十分不放心。
孩子的证言,不可信吧。
好在他们也没有完全指望一个孩子的指认。
这个案子太大了,凶手极端残忍,南城分局早在案发第一时间,就层层往上提交报告,不仅连夜成立了专案组,还请了省局的犯罪侧写师林先生一同协助调查。林先生乘坐凌晨的航班,这个时间点刚刚抵达江州市。
风尘仆仆的林先生坐在分局,吃上了热乎的早餐,一刻也没有休息地查看监控、翻阅卷宗,写下了几笔侧写。
【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成年男性,短发,中等身材,身高在170-175,习惯手为右手】这条是根据监控显示里较为模糊的画质推测出来的。
【有管控药品购买渠道,能认识化学药物等知识,初步断定受过高等教育,学历在高中以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家住在燕台区附近】
如果说到这一步,警方还能理解的话,接下来的几步侧写已经超越了部分人的认知。
只见林先生又写下一笔。
【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做事极有耐心,可能不善交际,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不排除是反社会人格或者精神病患者】
蒋飞眼睛猛地都瞪大了,“林先生,这是怎么看出来的?”隔行如隔山,侧写涉及了犯罪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他难免对省局专业的犯罪侧写师唰唰唰提笔几下就描述出性格这种事
感到震惊。朋友不要怕,警察叔叔问你一个问题,你昨天是不是见到凶手,啊不是,是那名送牛奶上门的人了?你能记得他长什么样子吗?”
王队长语速越说越快,那熬了一个通宵布满红血丝的脸下意识凑近了孩子,最后一句话甚至飙高了音量,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的渴望。
如果江雪律能准确描述出凶手的样貌,王队长深觉,自己可能会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将这个孩子抱紧,激动地举高高。
可江雪律这一年才八岁。
他再怎么早慧,也没有一手娴熟的画技,他只能口齿清晰又缓慢地描述大概的样貌:“一个瘦瘦高高的叔叔,脸有点尖。”
随着孩子开口,众人一时间心跳如擂鼓,心弦紧绷到极致,呼吸也悄然屏住。他们是心里不报什么希望,毕竟一个才上小学的孩子,能提供什么重要线索呢,可耳朵还是情不自禁地竖起来,不错过每一个字。
这个“叔叔”一出,众人一口气哽在喉咙里,明白了这孩子应该什么都没看清楚。
仓库管理员已经说过了,对方虽然记不得那名员工的样貌,可年龄大概是一十出头。
众人强忍着失望。
没想到,小男孩一抬头,顺手一指,指了蒋飞和秦居烈,“跟他们一样老”。
一群分局警察望了两名脸嫩得能掐出水的年轻新人,又注视着孩童认真又黑白分明的眼睛,差点没绷住表情。他们怎么忘记了,这孩子差不多八岁,正是在称呼上胡乱的年龄。
不过……
一十出头,准了!
于是众人呼吸又急促起来。
小男孩又陷入回忆,用自己的语言道:“那叔叔头发修剪得很整齐,笑容很温和,眼睛很红……”红血丝蔓延在眼白附近,也因此,孩子多看了几眼。
小男孩伸出手指了指自己眼睛,在场年龄比他大的刑警盯着孩子那双黑色秀气的瞳孔,心里再次陷入失望。
他们能看出,这孩子尽力了,可这些线索并没有什么用。
除非他们连夜画出一幅嫌疑人的画像,让孩子努力去辨认哪里画的不对。
还有一名因熬夜,眼睛发红的小警员问了一句:“红眼睛,小朋友你确定没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