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等人却还都是懵的,谁也没想到好端端在宫中的元春,竟会被天幕预言如此悲惨的结局。
“‘乞巧’、乞巧’……”
宝玉重复着元春点的那出戏名儿,忍不住再次泪洒衣襟——明明那应是七夕密语,爱侣们定下生死不弃的誓言,在天幕口中,却是这样残忍的谶语。偏偏那被预言会惨死的女子就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姐姐,而他此刻竟完全无能为力?
明明那天幕总说,他是把所有这些故事都写下来的人啊!
宝玉想到这里,便奋力握住双拳——片刻后他却又将双拳松开,因为又想到了天幕另一句点评:“宝玉是个好人,但没有用!”
宝玉低头无奈看着自己摊开的双手:他……竟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的吗?
【梦里九重天:兰兰,那对方势力为什么一定要将贾元春置于死地呢?】
【这说起来就话长了,趁着今天有时间,兰兰好好给大家掰扯掰扯!但是丑话说在前面,接
下来兰兰所说的这些内容,都是没有直接文本证据的,这里的“直接文本证据”指红楼前八十回的文字与脂批。所以这些几乎都接近“不负责任的猜测”。】
【所有关于元春之死的文本证据兰兰其实刚才都已经说完了,往下要说的,基本都是各位红学家们的推测和假想。】
荣禧堂前各人都想:就算没根据也行啊!万一其中透露的重要消息能够挽救元春的性命呢?现如今天幕就像是溺水之人面前摆着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们拼死都想要握住的。
【专家的推测是:元春之死与秦可卿的真实身份有关。我们上次在说秦可卿的时候,提到了有一种观点认为,秦可卿是义忠亲王老千岁所出的公主,是义忠亲王在圈禁时偷偷从禁中送出来,交给贾家抚养的。】
【俗语说纸里包不住火,这个秘密迟早会被揭破——这位红学家就认为,将这个秘密揭破,透露给皇帝的正是元春。她因此获得了嘉奖,得封贵妃。这样一来,判词里那句“二十年来辨是谁”就有所指了,元春花了二十年的时光,渐渐确认了隔壁东府小蓉大奶奶的真实身份,成为她告密从而晋升的资本。】
"不,不……"
王夫人望着天幕使劲儿摇头:她在元春封妃前后曾经进过宫,大致知道元春为什么会封妃。那绝不是因为什么告密啊!那分明是——
【当然,元春告密可能也并非仅是为了自身利益出卖家族辛秘,而是有可能出于将功折罪之心,将此事主动上告,以换取皇帝对家族的原宥,是一种为了保全家族所做的努力。】
【但此事的后果很明确:秦可卿死了,而且是在天香楼上上吊死的。在有关秦可卿的那一期里我们也讲过,秦可卿死后,宁荣二府中人反应很奇怪,“彼时皆知,无不赞叹,都有些疑心。2”这有可能是因为秦可卿是身份暴露之后,不得不一死以保全贾府,所以贾府中人才会“无不赞叹”。】
【如果从这种思路出发,那么贾元春便是杀害义忠亲王老千岁之女的凶手。将来,忠于义忠亲王老千岁的那一派再跳出来于皇帝为敌的时候,自然会将贾元春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想象一下,义忠亲王老千岁那一派可能是在秋狝一类的皇帝出巡活动中策划了刺杀行动,但或许皇帝也有一定防备,双方大体上势均力敌,于是坐下来谈判。义忠亲王这一派在提出各种条件的同时,也提
出了要向当初告密的贾元春寻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