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伯离去之后,刘邦也不再假装了,他的嘴角露出一丝丝笑意,看来危机应该是解除的。项伯再怎么说也是项羽的叔父,应该能够拦住项羽的。
不过张良却没有刘邦那么乐观,张良脸上的表情依旧并未放松,他凝重的看着刘邦说道:
“主公切不可大意,必须得小心范增,项羽打仗虽然勇猛无双,可毕竟年轻。我相信自始至终想要对主公不利的都是范增。”
提起范增,刘邦也是一肚子气。他万分鄙夷的说:“我真不明白这老头为什么总是看我不顺眼,当初是他提出先入咸阳者为王的,现在反悔的又是他。而且项羽这一路虽然立下大功,在巨鹿城外的那一战消灭了秦军的大部分主力,可是我这一路也不轻松啊。
当时项羽率领楚国的五万精兵前往巨鹿战场,我手中却只有这不足三万且算不上精锐的兵力。从彭城到咸阳这一路近两千里,有多少个城池?如果不是我们运气好,就凭我们这三万人能做成什么事?其中有多少次我们都差点儿死在秦军的手中。
项羽他是功劳大,可是我刘邦的功劳难道就小吗?要知道当时彭城的所有人都认为我率兵西进要更加危险。当初被项羽杀掉的那个宋义是无论如何都不肯带兵西进的,现在倒好,我答应范增带着微弱的兵力一路西进,牵制住在巨鹿城外的秦军。到头来他却想要杀掉我。子房先生,你说句实在话,我刘邦想当一个关中王过分吗?就算当时没有在彭城的那个约定,我一路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拿下的咸阳城,我就把这个咸阳城占下来怎么了?在咸阳宫内当一个关中王又怎么了?”
张良哪能不知道刘邦的心情?其实刘邦所言不假,世人只知项羽在巨鹿的那一战太过耀眼,所以难免遮住了刘邦散发的作用。因为项羽在巨鹿的那一仗虽然非常艰难,胜的也相当漂亮,可之后项羽都是一直和诸侯联军在一起的。情况再糟也有那几十万诸侯联军为他兜底。
而刘邦就不同了,要知道这一路上的任何一个秦国城池都有可能会成为刘邦的葬身之地。费了那么大力气,好不容易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到头来该得到的东西非但拿不到,反而要担心别人会不会再来找他算账,甚至要了他的这条小命。
也就是刘邦年纪大些,性子稳重一些。要是一个年轻人,恐怕早就掀桌子了。
张良苦笑着说道:“当然不过分,这些本来就是主公应得的,而且也是问心无愧的。但是我说了不算啊,我们这些所有的兄弟说的都不算。就像之前苏念说的那样,如今万万不能轻易得罪项羽,现在我们根本就承受不住项羽的怒火。所以无论项羽想做什么,我们都必须得顺着他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可能对我们造成的伤害降到最小。说句不合适宜的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死了可什么都没了。主公一定要慎重行事。”
“这些我都知道,我早就对萧河吩咐下去了,让他这段时间在关中一带招兵买马,募集粮草。等着看吧。我有一种预感,项羽想要撕毁当初在彭城的那个约定,他不会让我留在这个富饶的咸阳城,准确来说应该是范增。所以我们必须得早做打算,免得被范增吞的连骨头渣都不剩。”
“主公能这样想,那我也就放心了。”
张良最近一段时间一直都和苏念在一起待着。在项羽为抵达咸阳之前,张良在刘邦军营军营中所呆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所以他还在纳闷最近几天怎么都不见萧何了?
要知道之前萧何和刘邦几乎是形影不离的…
原来萧何早就按照刘邦的意思在关中一带招兵买马了。不过这些都是比较远的问题了,眼下最要紧的事还是根据项伯所说,项羽明日邀请刘邦前去鸿门赴宴…
这场宴会上到底会发生什么还真不好说。万一范增或者项羽想要对刘邦下手,那么在明日的宴会上就是最好的机会了。
虽说项伯应该能够劝下项羽,改变心意,可再怎么说还有一个范增在呢。
当今世上,有谁能劝说范增改变他的心意呢?应该还没这个人吧。所以同样的在明天这件事上,也必须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