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苦肉计

秦末公子 人见人eye 2383 字 2024-05-21

刘邦对于张良足够信任,这份信任让他毫不保留的按照张良的建议去行事了,虽然第二天一早就从雍丘出发了,可在他的有意控制下,行军速度非常慢。

而张良也不知道事情究竟会如何发展,他生怕刘邦会再追问此事,所以只能尽量不在刘邦面前露面。

刘邦没有把张良的话告诉给任何人,可这点小心眼自然瞒不过萧何。

萧何察觉到行军速度非常慢,而且第一天在天还没黑时就下令安营扎寨。萧何好奇问道:

“主公是有事在瞒着我吗?”

“倒不是有意要瞒你,这其实是子房先生的意思,只是他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我也就没有向你明说。”

听到刘邦的话,萧何本能的回头看了一眼,并没有发现张良的身影,问过才知道张良在安营之后就第一时间去歇息了。

天还没黑就歇息,而且这一天时间的赶路速度非常慢,实在是称不上累,张良的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在有意回避。

萧何想了一会儿说道:“子房先生是担心定陶之事会有变数吗?”

可这也说不太通啊,章邯近来在项梁手中难得的吃了不少败仗,而章邯所率的应该是咸阳城颇为重视的一支军队了,可以预料到咸阳城一定会尽力增援项梁的。

不过也不能因此而小看了项梁,项梁的军事才能不低,再加上还有谋士范增就在军中,项梁即使是落于下风也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内就完全落败。

而且倘若项梁在落入下风时得到了刘邦的援助而反败为胜,这样不正好能够让项梁对刘邦心怀感激吗?无论什么时候,锦上添花都不如雪中送炭更得人心。

基于这些原因,萧何认为此时应该全速行军才是,哪有故意在路上墨迹、浪费时间的道理?

难道是张良担心即使是刘邦及时赶到定陶,也无力挽回项梁的败局?

可是真的有这种可能吗?萧何在心中否定了这个想法,最近只听到有关于项梁的利好消息,怎么可能会被秦军在极短时间内直接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既然刘邦执意要按照张良所说的行事,萧何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刘邦所率的军队人数大概在三万上下,等到他们在多日的行军之后终于出现在定陶城外数十里时,异状突起。

前方有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从定陶城中杀出,直奔刘邦大军而来。

刘邦立足未稳之际立刻下令迎敌。

可与此同时刘邦心中也在纳闷,自己一路行军时都非常低调,根本就没有引起太大动静,怎么可能会被远在几十里开外的定陶城发现踪迹呢?

不,应该并没有被发现踪迹,否则对方也不可能只派出千人左右就悍然向自己这三万大军发起冲击。

等到与这支队伍距离拉近之后,刘邦的疑惑更甚。

这支千人队伍哪有什么战力,行迹万分狼狈不说,而且可以说是丢盔弃甲,根本就没有发现自己这一行人。

看到为首的被簇拥在人群中间的那位发须皆白的老人,刘邦连忙喝止住了自己的队伍。

这老人竟是范增?

范增在慌不择路的情况下连忙向着雍丘方向逃窜,可才走出区区几十里就遇到了一大伙伏军,这位已逾古稀之年的谋士见状仰头长叹一声‘我命休矣’,然后竟一头栽倒在地。

“我乃楚王熊心麾下将领刘邦,特意率军前来支援项梁将军,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刘邦心中升腾起一股非常不安的念头,就连范增都落到了如此境地,项梁大军一定发生了极其可怕的事。不过同时他的心中又有一丝庆幸,幸好自己还没有赶到定陶,否则岂不是也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