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回林黛玉琴和花月夜 王文泱笔制风雨夕(终)

众人见林黛玉松了口,也都长长的松了口气,这事横也不是,竖也不是,还是说开了为好。紫鹃对风铃,润竹,雪雁等人使了个眼色,众人便是都识相的先退了出去。

屋内,林黛玉和王攸相对而坐,王攸听得‘初七’二字,便是想起了初六那晚二人互表心意之事,之后看向满脸泪珠的她,更是心疼不已。

“好妹妹,别哭了。这帕子远不及你在我心中重要!”王攸一面柔声劝道,一面禁不住伸出手用这块帕巾替林黛玉拭泪。

林黛玉哪里见过这等情状,当即像是一只受惊的小鹿直接从榻上站起身来,说道:“攸哥哥,你要死了!做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话音刚落,林黛玉也自知自己说的造次了,这话岂不是咒他。

王攸也立即反应过来自己的失礼之处,连忙告罪,毕竟这个时代,男女授受不亲是主流思想,自己刚才的行为确实唐突了。这时,王攸真的很感谢姐姐和母亲的谆谆教诲之言。

两人虽然都明白各自的心意,但又都适可而止,这是发于情而止乎礼的情愫,一时间,使得屋内的氛围显得有些尴尬。

可王攸毕竟二世为人,先开了口,说道:“这帕子扔了怪可惜的,还是留着吧!”说罢,便将手中的绣帕递还给林黛玉。

“嗯!”林黛玉还沉浸在刚才的情景中,声若微蚊的应道,慢慢的坐回了原来的位置。

“我知道你要做什么,可是刺绣比较费神,你要时刻的注意自己的身体才是!”王攸劝道。

“嗯!可是这秀帕如今沾了泪,若是洗了,难免就走了样!”林黛玉依旧可惜道。

“没事,真的!”王攸坚定的说道。林黛玉听了,也只好接过绣帕。

“刚才琴和者是妹妹你吗?”王攸见她明白,于是岔开话题问道。

“嗯!”

“妹妹可知曲目为何?”

“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林黛玉回过神来,回道,“此篇情境优美,意境空远,是我弹得不好,徒惹笑话!”

王攸笑道:“并非不好,只是妹妹不知和曲之妙,若独自弹之,必不差矣!此外,我吹奏之初,心境与环境合二为一,是故得韵律之美!”

“嗯!”林黛玉再三点头。

“说起《春江花月夜》,我想起另一首词!”王攸凝神的看着对面的林黛玉,说道,后者察觉到王攸的目光,自是对视了过去,顺便好奇的问道:“什么词?”

“《秋窗风雨夕》!”王攸沉声说道。

“《秋窗风雨夕》?!我怎么从未听过这首词,攸哥哥,你且说说这词是谁所作,为何我听起来觉得颇为感伤?”林黛玉追问道。

王攸静静说道:“此词确实令人感伤,相较于春江花月夜的美好,它道尽了秋天的凄美。”

“攸哥哥?快说说,这首词是谁写的?”

“妹妹喜欢这首词不成?”

“不知道,只是觉得能想出这样与《春江花月夜》标题的人必定是个极工诗词之人,要知道《春江花月夜》可是被赞誉为孤篇压全唐的佳作,而这《秋窗风雨夕》与之对仗,可见很不一般!我只是好奇罢了!倘若诗词写道了我的心里,那我是喜欢的!”林黛玉评价般的说道,她似乎知道这首词是谁写的了。

王攸看出林黛玉略带狐疑的目光,不免哂然一笑,说道:“这首词并非我写的,真的。”

“不是攸哥哥你写的,那是谁?”

“是我梦中所得!”

“梦中所得?!”林黛玉不信的问道。

“确然,只是巧合的是,这首诗词的作者是一位才女,名唤黛玉!”王攸正色说道。

“攸哥哥!你怎么又胡说八道起来了,一点都不像你!你再这样编排我,我可恼了!”林黛玉嗔怪说道,好在此刻房中并无他人,若是被别人听去了,那岂不是要羞死人,说罢,便是用手摸了摸有些发烫的脸庞,顺带堵住自己的耳朵,背过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