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层梦境正如我所料,都是现实经历碎片的折射与变异,不论怎么绚丽多姿,都逃不过它赖以存在的根源。而这些根源,我已经能将它确认为信息的一种。
没错,就是信息,这个被“克雷文教授”虔心侍奉着的现代神话之基。
宏观上来讲,小到幼发拉底河畔被废弃的石板,大到刚刚吞噬小行星的黑洞,都是不容置疑的信息载体,甚至自身都是信息组成的一部分,不同之处只在于,失传文明的信息无法被今人读取,而黑洞表面的信息无法被人类理解罢了——我难以想象宇宙中,是否会存在真正没有信息的荒漠。
而梦境这个虚无缥缈的世界,也可以可以成为各类信息碰撞、融合、分裂、再创后混合成的新世界,每一秒钟都在快速生成难以想象的信息洪流,奔腾在史上最巨大的深渊表面。
但是从薄暮梦境开始,事情逐渐不对劲了。
这要从信息的构成来解释。
简单来讲,信息可以分成人类可以理解的、人类无法理解的两种。
前三层梦境里,都是人类可以理解、平时却被忽视不见的细小信息,涓涓细流偶然汇聚成河,做多能给想象力丰富的艺术家们在大脑里留下一丝灵感。
但随着薄暮梦境走向终结,更多人类不可理解的信息,会从意识之海中翻涌上来,混合成为一道滂渤暗涌的洋流,撼动着意识大厦的根基,只有最疯狂的艺术家,才会在磕药过头的环境里,辨认出其中万分之一的可见色彩……
但凡存有一丝清醒意识的人,任谁也不会意识到记忆大厦,竟然是凭空建立在波涛翻滚而大海之上,随便一个浪头都会彻底倾覆!
这种恐怖的念头不同于宇宙间的恐怖,而是立足于针对自我的特殊理解。如果自我的概念会在一瞬间崩塌,那些现在每一刻的经历,都是海边堆沙的人无用功;每天经历的日常,都是连续发生的世间奇迹。
深藏在潜意识的恐怖念头,就是第四层、第五层,还是无穷尽梦境的原生素材,已经无法用语言和意识来形容、接触。
在我劝说凯伊睁开眼的时候,我就已经猜到了自己身处梦境当中。我认为凯伊正基于自己的记忆信息搭建出一处城堡,容纳着我和格雷的意识,化成了一场毫无意义的探险。
正因为这样,昏迷不醒的艾略特才会长期保持着稳定的痛苦,症状既不恶化也不痊愈,似乎永远都无法从沉眠的噩梦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