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似乎对这个问题早已有了腹稿,语气坚定地说道:“必须打!军刀水湾只是慑于附近三者的平衡关系,不希望在拔除装填手之领前横生枝节。如果对方解决了敌人,必然会将兵锋直指自由贸易区。以我与他们打交道多年的经验,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没错,这也是我现在发现的一个问题。荒野领地、自由贸易区、海盗据点,已经形成了一个猜疑链,三方都在猜测另外两方的意图,并且层层递进地叠加猜疑。强者想要通吃,弱者想要反杀,无法通过语言来交流。
就算对方提出了和谈,大家觉得我是该相信老对头领主的承诺,还是无耻狡猾海盗的协议?
因此在另外两方,他们为了打破猜疑链,已经在第一时间就出兵,前往指定战场,于荒原上短兵相接——就像现在这样,用武力进行交流,以确定强弱主从。
这样的交流比任何语言都来得有效。
而我如果不想触发猜疑链,就只有一个选择:主动进行伏击,掌握战场主动权,从而打破思维嵌套!
“第二,这个仗你有没有把握打!”
我脸上古井无波,接着问道。
边上的胖子已经面如土色了,因为他已经嗅到了战争那山雨欲来的气味了。
“就局势来讲,目前海盗们的兵力被牵制在西线一带,每天和装填手之领的私掠者相互劫杀,据点内预计只有少数的后勤人员。当下本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就火力来讲,对方的武器多数为自动和半自动枪支,火力输出强过我们。但基地培养的战斗人员,都是远程单位,这一点上我们能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对等打击。”
“就战术风格分析,对方擅长撒布大量人员、散兵线突击的袭扰战术,惯于破坏补给线、杀伤居民,但是不擅长攻城守城的据点战。我们如果能将战场锁定在对方的据点,就能极大增强我方的纪律优势,压缩对方战略空间,逼迫他们进行决战。”
我沉吟了片刻,语气幽幽地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那第三,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打这场仗?”
神游多时的光头男,似乎得到了什么上天的启示,脸上挂着宛如痴呆的笑容,开始缓缓地点头。
……再点头我就把你头拧掉。你哪怕张嘴说句“俺也一样”也好啊!
“目前领地可战的兵源有教官37人,新兵103人,合计部队140人。这些人都有了基本的军事素养,能够按照战术进行操演、行军。我将他们分成了十二个11人小队,另设有8人的督战队,武器装备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