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半天都在骑车,后来又是抓贼又是和老范父女俩吃饭,再加上晚上睡得晚,唐棠一觉睡得又香又沉,醒来的时候天色大亮,拿起手表一看已经八点半。
往常这个时候家里一般没什么人,大彪爷爷出去和街道的老大爷们钓鱼或者下癞子棋,孟丽云和唐志华两个大忙人当然是上班,唐文大多数时候都泡在新华书店,至于唐武么,一般都是想着法儿地挣钱。
唐棠揉着眼睛打着呵欠下楼,脚刚踏在客厅的地面上,瞌睡一下子给惊醒了。
咦,家里人咋都在呢?
孟丽云和唐志华坐在沙发上,孟丽云托着下巴,唐志华扶着眼镜框,大彪爷爷坐在他心爱的部队小马扎上,蒲扇在手里举着但就是忘了摇,唐文唐武么,哥俩儿挨着坐在侧位沙发上,唐文认真地看着唐武,唐武脊背挺直没说话。
就连狗子星星都趴在客厅门口,毛茸茸的脑袋枕在两条前腿上,安安静静的。
气氛说不上紧张,但也算得上严肃,好像大家都在思考什么大问题。
一看到唐棠,狗子嗖一下蹿起来,大毛尾巴摇得和电风扇一样,颠颠地小碎步过来蹭唐棠。
其他人也看到啦,孟丽云说:“甜妞,早饭在锅里热着呢。”
唐棠凭妈妈的语气迅速判断,应该不是二哥犯错在挨骂,她好奇道:“爸妈怎么没去上班呀?”
“我们在开家庭会议。”唐志华回答道,然后又解释:“看你睡得正香,没忍心喊你。”
“甜妞,二哥想去参军。”唐武说道,说完咧嘴一笑,以前那个开朗阳光的少年回来了。
这样的笑容让唐棠心情都跟着亮堂起来,她不假思索地说:“好啊!”
这下唐武倒是顿了一下,问道:“你就不问二哥是不是认真的?为什么突然想去参军?就不怕二哥不合适?”
这几个问题刚才几个大人都问过,是真的关心孩子所以才会问。
“不用问呀。”唐棠又打个呵欠,随口答道。
“为什么?”唐武有些惊讶。
三个大人也看向唐棠,连一向和女儿心有灵犀的孟丽云都有些不解。
倒是唐文了然地笑笑,说:“小武学习不好是因为他不爱学习,其实只要他感兴趣的事他都能做好,他是个愿意也能够为自己负责的人。”说着揉揉唐棠头顶,将唐棠还没来得及梳的头发揉得比狗子的毛还乱,“甜妞肯定也是这样想的吧?”
唐棠“哎呀哎呀”地躲开,倒还记得重重地点头,“对,我相信二哥!”
唐武突然觉得眼眶微微有些发热。
他打小成绩就很糟糕,小时候大哥会算两位数加减法了,他数数还总是数到五十几就卡住,所有的大小考试他几乎包揽倒数几名,学校的同学老师都开玩笑说兄弟俩主席台,因为每次都是大哥领奖或者代表优秀学生发言,然后他再上去念检讨。
在老师们那里他是时时被挂在口头的反面教材,而在街坊邻居眼里他虽然有个好人缘,但大家私底下时长惋惜,这孩子以后多半要成为不务正业的混子。
从来没想到大哥和妹妹这么相信他。
“我投同意票。”唐文举手。
唐棠一只手撸狗子的毛脑袋,另一只手高高举起,“我也投同意票!”
三个大人没说话,互相看看彼此:他们对孩子的了解和信任还是不够多啊。
在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里,孩子们要学习要成长,家长们又何尝不是呢,孩子小时候需要手把手教他们走路,需要一筷子一勺子给他们喂食,但当他们逐渐长大,信任和支持就成为孩子们希望从家长那里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我也同意。”大彪爷爷也一锤定音。
老爷子之前没有建议唐武当兵是因为考虑到唐武的性格和爱好,这个年代部队已经不缺兵源,所以他尊重孩子,而且也不想给部队添麻烦。但老爷子是退休军人,心中最神圣的就是那一身军装,孙子愿意去参军,他简直乐开怀!
“好孩子!”大彪爷爷乐呵呵地拍拍唐武的肩膀,老头儿端过枪扛过炮的手劲儿,将唐武打得一个趔趄。
唐武再看看孟丽云和唐志华,“爸妈,我真的不是——”
我真的不是闹着玩儿的。
没想到孟丽云也直接举手了,“妈也同意。”又用胳膊肘碰碰唐志华,“你呢?”
唐志华直接站起来,说:“小武,爸爸开车送你去报名。”
唐武看看爷爷,看看爸妈,看看大哥和妹妹,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笑,重重地点头,“嗯!”
唐家人办事效率都很高,既然大家商量过了,下午唐志华就向单位请假,带唐兵去征兵点询问领表以及询问具体的材料,唐文也不去书店了,而是帮着唐武一起整理材料。
唐棠这个暑假没有家庭作业,今天外面太热她不想出门,就在家背英语单词,拿唐文唐武的教材预习高一的知识。
为什么两个哥哥的教材都要?因为唐武的教材和新的一样,唐棠开学直接就用这个,而唐文的教材有很多细致的笔记,唐棠对着那些笔记效率高很多。
晚饭是孟丽云做的,一锅下午熬好放凉的绿豆粥,又蒸了一锅大白馒头,老爷子手劲儿大,揉出来的面团均匀细腻,闻着就有股淡淡的甜香。
肉菜做了个蒜泥白肉,切得薄薄的五花肉片,浇油辣子蒜末少量白糖香油调制的酱料,素菜炒了酸辣土豆丝蒜蓉茄子,凉拌了一个蒜蓉黄瓜,菜的种类不多但是数量足足的,就用半大的不锈钢盆装着,乍一看还真有点部队食堂的感觉。
唐武下午报名挺顺利,接下来就是等待初审初检,再然后是政审和体检和走访调查,要是一切顺利的话最快九月就能入伍。他心里好像漫天云雾变成了响晴天,整个人都放松和愉悦下来,再也没有之前的闷闷的样子。
吃完晚饭孟丽云和唐志华出门遛弯儿,照例几个孩子收拾碗筷,当然啦唐文和唐武打主力,收拾碗筷都收拾出了做实验的严谨,小碗和小碗叠一起,大碗和大碗叠一起,筷子一顺头摆好,凳子按间距回归原位。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七月二十六,农历……”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这是大彪爷爷坐着小马扎在看《新闻联播》。
两个哥哥收拾好碗筷,唐棠把地扫了一遍,兄妹仨坐到沙发上陪大彪爷爷看电视。
《新闻联播》已经结束,这会儿电视上正在放《乌龙山剿匪记》。这是前年的电视剧,据说是根据湘西剿匪的真实事件改编,而且也是在湘西实景拍摄,一播出就非常火爆,听唐兵说这剧得了好多奖。
可能是因为题材的原因,大彪爷爷难得看电视的时候不打瞌睡,老头儿嫌电风扇的声音吵,手里悠悠闲闲地摇着蒲扇,看到孩子们过来看,兴致勃勃地说:“这电视剧不错,拍得比较真实,说起来剿匪这活儿爷爷也干过,当年在西南某个县里,那儿是丘陵地带,往远处一看全是大大小小的山头……”
唐大彪文化水平不高,叙事用的语言非常质朴,但是因为是他的亲身经历,细微的地方比故事书和电视剧可详实多了,唐棠兄妹听得入迷,听到胜利的地方不由得鼓掌叫好,听到危险时又紧张得屏住呼吸,好像自己就在那个情景当中。
孩子们捧场,唐大彪就讲得十分投入,等讲完了一看,电视机的画面是一排排电视,一道播音腔声情并茂地说:“长城电子,在广大消费者心中又筑起一道新的长城!”。
嗐,电视剧已经播完了。
这时候孟丽云和唐志华也散步回来了。
“星河哥哥寄了包裹回来。”唐棠看这会儿人挺齐全,而且晚上不用赶时间,站起来咚咚咚跑到楼上,将沈星河写的信以及寄来的两本杂志拿下来,“这是给妈妈的,这是给哥哥们的。”
“随包裹寄过来的还有一封信。”唐棠把信递给大彪爷爷,大彪爷爷蒲扇摇得呼呼的,另一只手捂住眼睛,“哎呀呀爷爷这个老花眼最近又严重了,还是甜妞念吧。”
唐棠心说哪里哟,爷爷您眼神可好得很,上次去家属院和门卫王大爷下象棋,王大爷趁您喝水时把过河卒挪了一步,您可是立马就看出来了。不过唐棠知道大彪爷爷不爱看字儿,自觉地打开信纸念起来。
和之前的信内容差不多,大彪爷爷听完哼一声,“读书人写个信罗里吧嗦的,要我来写就两句话嘛,‘我很好’‘你们好吗’。”不过脸上却是眉花眼笑,“嗨呀,前阵子回安平,老程听说星河这小子给我写的信比给他的多,当场气得哟,说让沈星河以后管我老唐叫爷爷好了。”
“哈哈哈哈哈!”大彪爷爷把老伙计比下去了,嘚嘚瑟瑟眉毛都要飞起来,“我看挺好!我喜欢这小子。”
老小孩儿老小孩儿,老了就成了小孩儿。
唐棠笑着摇摇头,把信纸按像沈星河原先折的那样,边边角角全部严丝合缝地对齐。
这会儿孟丽云拿起那本时尚杂志,高兴地道:“这是个好东西!我正好需要。”
她要是真把东风服装厂买下来,紧接着就是扩大生产和销售,设计上的质量和数量当然也得跟上,而要想走在前列,在行业里的视野必须更远更广才行。
孟丽云当即就把书翻开,看了两眼之后脸上露出满脸讶然,用胳膊推推唐志华,“志华你看,这孩子也太有心了!”
唐志华凑近看,也是十分意外。
唐棠知道,她爸妈这是看到书上面沈星河手写的那些翻译字迹了。
孟丽云捧着书十分感动地说:“以前星河这孩子礼貌是礼貌,但总是一副话不多的样子,没想到这孩子外冷内热,一个人身在异国还时时念着我们。”
唐志华点点头,不过他对国外的事情了解得更多,道:“国外消费高,公派费用根本不够用,这种情况还要给我们写信寄包裹,星河要么过得很拮据,要么就是去干黑工了,咱得给他汇点款,不能让孩子在国外受苦。”
“对对!”孟丽云恍然,合上书就往楼上走,“我去楼上找存折。”
“我这儿有钱!”大彪爷爷也说。
大人们去合计给沈星河寄钱的事,今天的电视剧也已经放完了,唐棠兄妹三个关了电视,各自洗漱准备睡觉。
“当,当,当……”墙上的挂钟平稳地敲响十下,已经是晚上十点钟。
唐文取下钟钥匙上发条,以保挂钟证接下来一天不偷懒不乏力。
唐武抬头瞥见挂钟旁边用钉子挂着的日历写着大大的二十六,不由得问唐文,“哥,明天出成绩了,你紧张不?”
“不紧张。”唐文一下一下地转动钥匙,每一次的转动幅度像是量过一样平稳精准,发条随之发出悦耳的机械咔咔声,这个学霸一边有条不紊地做着这些,一边回答:“发挥正常,没有失误,其他的因素不受我主观影响。”
唐武和唐棠对视一眼,好吧,这是个无情的考试机器,从小到大逢考都是第一,比泰山还稳。
当然,唐武现在也很稳,因为他知道自己肯定过不了线,而且已经决定好参军了嘛,至于后面的政审体检和群众走访,他都很有自信。
三个孩子该洗澡洗澡,该刷牙刷牙,检查门窗关灯,回屋睡觉。
不过,这一夜孩子们睡得很安稳,大人们却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