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回:【孙膑兵法】

“嘿嘿,那就多谢了。”耶律缙云大喜,能得到她们的帮助,除掉荆焰等人,简直是小菜一碟。

“客气。”妘琳赶忙摆手。

紧接着,他们针对下一步,给众人简单的说一下,又研究半柱香,耶律缙云带着徒弟离去。

周显王四十七年(前322年),《孙膑兵法》成书。

这是战国中期,孙膑及其弟子们,留下的中国古代名着:《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

该书,继承并发展了《孙子兵法》等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

在战争观、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

孙膑认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否则就会“削地而危社稷”。

这种思想,是符合当时争雄的客观实际。

在军队建设上,本书提出首要的问题,那就是“富国”。

一个国家,只有富裕充足了,“强兵”也就有了可靠的基础与保障。

关于强兵,必须重视训练、法制和将帅的条件。

提出“兵之胜,在于选卒,其勇在于制”。

士兵要严格挑选,严格训练,有良好的组织编制,将帅要做到赏罚分明,令行禁止。

对于将帅的看法,孙膑认为、不但要具备务德、信、忠、敬等品质,更应该擅于用兵之道,破强敌,取猛将。

在作战指导上,强调要“知道”。

所谓的“知道”,具体的总结,那就是“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

注重强调,创造有利的作战态势,也就是所谓的“孙膑贵势”。

发展了孙武“我专而敌分”的理论,提出以寡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法。

这在齐魏马陵之战中,和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之战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他还主张“必攻不守”的战略,不以防御为主,重视攻取城邑和阵法的运用。

夏季来临之际,司马错奉旨出征,荆焰官复原职,周彦晨辞去副掌门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