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鸡子难寻

春归郎未知 羿宁 1318 字 9个月前

孟萦则利用手中的生铁,让人给自己做了一个大铁炉子,带着长长的烟囱伸到窗外,这样就闻不到难闻的煤烟味了。大家经常在这个铁炉子上烫锅子吃。

有了煤球,暖棚的火墙一直烧着。有猪粪沤肥,在追了两次肥料之后,青菜、红薯杆和红薯叶长势喜人,在这寒冷的冬天里,蔬菜十分受金城郡的富商和权贵们欢迎。

暖棚里的蔬菜赚了钱,孟萦给每个孩子都分了点红利,孩子们兴奋地红着脸表示,还要继续照顾好蔬菜。

小猪上下来之后,孩子们更是兴奋地每天,不管多冷都要去看看这些小猪仔。野猪和家猪杂交的小猪仔,个头大,生长速度快,也不挑食,玉米秸秆配点米糠皮都能抢着吃。看着它们一天一个样地生长,孩子们觉得这太神奇了。

在孟萦招待过十一郎同僚的娘子,及元郎在西北同袍的家眷之后,孟沈鱼和茫小郎很快就交到了小朋友,就连悠悠和青青都交到了朋友。家里的暖棚和猪棚成了孩子们招待朋友,每次必定要参观的项目。

待到收红薯的时候,大家都来见证奇迹。

孟萦用四郎带回来的那点红薯,插扦种植,只堪堪种了一亩地。这亩红薯地,她费了颇多心思,先后让人几次追肥。收获开挖的时候,她希望能像后世那样收获八千到一万斤。谁知挖出来之后,还不到五千斤,让她颇为失望。

这样的产量,对元郎和十一郎来说,已经是奇迹。若不是这东西是四郎的人从裤裆里带回来的,十一郎都要以为它是孟萦从前世带过来的。

要知道,西北土地贫瘠,一亩地才产小麦二百多斤,好点的田地想要有三百多斤的收成,必须得用心伺候才成,差点的田地才产一百多斤。

而番薯的产量是小麦的二十倍,这要养活多少人?番薯推广种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十一郎认为娘子真是自己的福星,他刚到陇右道,她就给自己送了这么好的政绩,相信女皇也不会计较他隐瞒消息的事。

番薯这么高产的作物,若是推广开来,很多人都不会再饿肚子了。那些挖出来完好无损的红薯,都被送到温暖通风的仓库里,以作来年军用屯田种植。

那些挖破了,无法做种的红薯,孟萦拿了些,给孩子们做烤红薯和炸红薯丸子。吃不完的,她让人洗出来些红薯淀粉。至于红薯藤,孟萦让人拿去喂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