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萦午休尚未起床,萧瑾瑜就已经回来了。他换了常服,在书房里先听文寿通报了孟萦这大半天都干了什么,没想到十一郎与娘子单独相处了大半天。
孟萦被白芷叫起的时候,发现萧瑾瑜正拿着图纸在榻前观看。
“玉郎回来了。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孟萦刚睡醒,声音略带沙哑地问道。
“要是娘子陪着的话,那就休息一阵。”
萧瑾瑜合衣躺在孟萦身旁,将手搭在她的腰间。
孟萦身体有片刻的僵硬,随后又放松下来。萧瑾瑜敏感地感知到了这些,他轻笑一声,并未点破。
“玉郎眯一会儿吧!”孟萦试着放松神经,在他怀里找了个合适的位置,闭上眼睛。
萧瑾瑜感受着孟萦逐渐放松的身体,搂着她躺了一会儿。他并未睡着,这是孟萦第一次在白天清醒的状态下,两人亲密地躺在一起。他心下有些感激文宣公给孟萦下相见欢,若不是它,他们之间的距离不知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跨越。
傍晚时分,萧瑾瑜的暗卫送来中午投奔三人的消息,虽不完整,但他们前半生的经历已清晰可见。孟萦尚不知这几人在各自领域的造诣,想留下来考验一番,她现在需要织造的人才,因为再过两月棉花就要丰收了,到时需要弹棉花、纺线、织布。而她恰巧缺乏这样的人才。
“娘子准备怎么安顿这些投奔而来的人?”
“这不,正想与玉郎商量吗?玉郎比我有经验,可有好的建议?”
“先要查探清楚这些人是否值得收留,身家是否清白,我不希望咱们家像筛子似的,到处都是漏洞,到处都是各府的探子。”
孟萦点头表示赞同。
“咱们府里目前人员不多,可将母皇赏赐的府邸,辟出一半圈起来,留个角门进出,让他们安顿到那边。这样既不影响我们的生活,找他们商议事情时,来往也比较方便。”萧瑾瑜建议道。
“我想,他们可能需要场地进行试验,东边的府邸若是辟出一半,既要住人,又要建大的试验场地,恐怕就显得拥挤了。不若我们在东城门附近购买一块大点的场地,再建一些住房配套,这样他们都有发挥的空间了。若再来人,都可安置到那里,不会影响我们这边的生活。”孟萦向来保护生活的私密性,不喜欢在人眼皮底下被盯着生活。
萧瑾瑜很喜欢孟萦的提议,他只是想试探孟萦到底有多少身家,怎么长久地养这些人。便笑着说道:“娘子好手笔,这样就需要一大笔支出,娘子可想好如何长久地养着他们。另外娘子还要养多少这样的工匠?”
“当然是多多益善,毕竟他们的技艺,有的需要数十年的打磨,找到这样的人并不容易。只要有人才聚集,总能为他们找到出路,让他们为我们所用。”
我们这个词,萧瑾瑜觉得很喜欢。她慢慢将自己当做孟家的一员,有事也与自己商量,这是个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