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展红旗也不知道看了多久,听着外面人来人去的,林开江走后,又来了几个人帮忙拿工具,展红旗听见了她哥展红水的声音,想出去打招呼呢,展红水已经离开了。

后来村里的会计也来了,过年准备集体核算,忙的他这些天也是脚不沾地的,匆匆忙忙来一趟,又匆匆忙忙的离开了。

只有展红旗一人未动,坐在那里又看了许久的资料,把能用的上的,都分门别类的放在了一起,想着等周西里回来了,让他再筛选一遍。

想到周西里,展红旗就觉得很感激他。他原本就是来展家村探望一下自己姥姥,谁知道回来之后,却被展红旗带进了打井这个坑里,原本一个休闲的假期就这么没了,还熬了几夜,这又跑学校求助去了。

展红旗听说过周家的家业到底有多大,展志业告诉他们几个,那时周西里的爷爷周齐,捐了所有的家产,医院学校还有工厂,市里县里包括下面村里,有多少学校都叫齐家学堂,只要挂这这个名字的,都是周家出资建成的。周齐的事业做到最顶峰的时候,儿子周学鸿被送出了国,后来生下周西里,而周西里才是真正意义上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匙的小少爷。

展红旗此刻没有办法想象周西里以前的生活。在她看来,周西里在展家村的时候,一样和展红水在地上打滚,下河捞鱼,也就刚来的时候穿的新鲜,一到了王氏这里,王氏就给他从头到脚换上农家孩子的衣服,在外面玩闹回来,一脸一身的泥土,根本就区分不出他和其他的人来。

展红旗觉得这个周西里还真的是新奇,是一个适应力特别强的人。他回到周齐那里,便是生而富贵的周少爷;到了展家村姥姥家,又转身变成农村泥娃;那如果在苏联呢?

展红旗想象着周西里一身西装,衬衣配马甲,走在大学校园里,说着她听不懂的外国话……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展红旗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等回过神来时,就看见展建海的老婆正站在门口看她。

展红旗连忙叫一声奶奶。

展建海的老婆提了一篮子东西,站在门口笑着看展红旗:“想什么呢,一进来就看见你笑眯眯的,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展红旗连忙摆手,“没有没有。”

展建海的老婆抬一下篮子,对展红旗道:“中午吃红薯,还有疙瘩汤,在奶奶家吃饭。”

展红旗这才站起来,往外面走去,看一眼天色才知道已经这个时候了,立刻说:“不了,奶奶,我要回家了,还有回家做饭去。”

展建海的老婆也不假留,知道这孩子要照顾她妈还有弟弟妹妹,便道:“那快回吧。”

展红旗把门关上,赶紧往家里赶。

原本以为回家又要挨骂一顿,可这次进了家,家里人除了展红水之外都在家,看见展红旗回来,竟然不知道她一夜未归,还以为她昨晚回来晚,一早又出门了呢。

展志业也刚回来,正在喂林秀慧吃药,展红旗进去打了个招呼就说要去做饭。

红花已经在厨房里收拾了,见她姐来了,连忙把门关上,说:“姐,你跑哪里去了,怎么一夜没回来。”

展红旗这才知道肯定是红花帮她给掩了过去,实话实说道:“我昨晚看资料看的太晚了,后来就趴在那里睡着了。”

展红旗去帮忙,小声问一句:“咱爸妈都不知道,是不是?”

“嗯。我早起告诉他们你一早就出门了,他们也不知道。”

展红旗走过去抱一下她这个可爱的妹妹,笑着说:“谢谢你。”

“反正你得注意安全。一晚上不回来,可把我吓死了。”展红花又添一句:“再说了,西里哥哥又不在。”

展红旗瞧向红花,纳闷问:“他在不在有什么关系?”

“他在的话我就不用害怕了啊,反正你俩整天在一起。”展红花道。

展红旗觉得这话说的没意思,很没意思,连忙解释:“我们也没有整天在一起。”

“好好好。”红花笑着看红旗,“没有没有,你们没有天天在一起。”

展红花拿个白萝卜就要擦,展红旗看着萝卜问:“今天吃萝卜吗?”

“嗯。”展红花无奈道:“整天除了萝卜土豆红薯的,也没啥可吃的。”

展红旗接过大白萝卜,“你别做了,我来做,感谢你帮我瞒着家里人。”

“不过,我只帮你这一次,以后你晚上一定回家,要不然我太害怕了。”

展红旗用力点点头,“好。”

中午吃炖菜,无非就是萝卜白菜一起炖,展红水走之前说中午回家吃,展红旗便往里面切了点腊肉,想让展红水吃的饱饱的,下午好干活。

等着展红水回到家,家里才开饭,展红水吃完饭又匆匆离开,他刚走没多久,周西里便回来了。

周西里背了一堆的书来,也没来得及放回家,便来找展红旗。

展红旗听到周西里的声音,连忙跑出去,出门看见周西里之外,竟然还有展建海。

周西里笑着对展红旗说:“正好碰到组长,我们一起回来的。”

展建海也是风尘仆仆,家也没回,就直接跟着周西里来找展红旗,看见展红旗后就一句话:“走吧。”

展红旗愣一下,忙问:“去哪?”

“去我家。咱们商量点事。”展建海说。

展红旗看一眼周西里,见周西里郑重朝她点头,展红旗便大概猜出了什么意思,回家和家里说一声,就跟着展建海和周西里往互助组去。

展建海走在前面,展红旗和周西里在后面跟着,展红旗见周西里背着一个大包,拿手往上托了托,还挺重的,便问:“你这背的什么啊,这么重。”

周西里却没回答她这个问题,说:“你又剪短了?”

展红旗摸一把自己的头发,笑着说:“是不是快和你的差不多短了?”

周西里却瞟她一眼冻的通红的耳朵,感叹道:“也不怕冻耳朵。”

展红旗连忙摸一下自己的耳朵,都不敢碰了,风吹着疼的很。

可她嘴上不肯承认,“不冷啊。”

周西里懒得理她,想着来时幸亏家里的曾妈给他塞了好几个耳包,说这大山里冷,又再给冻了耳朵。本来周西里还坚持不拿,后来曾妈使劲给他往包里塞,当时周齐和展建海都在一边看着,他也就没再掏出来。现在看来,幸亏没有掏出来,这几个耳包总算有了主人。

周西里本来是回了趟学校,果然这一趟回去,同学们都走了,老师也回家过年去了,他这一趟扑了个空,连学校图书馆也上了锁,什么也没借到。周西里就想着干脆回一趟家里,他爷爷周齐以前是个泥瓦工,又带过队,认识的人很多,说不准就知道打井的事呢。

周齐一看见周西里回家了,高兴的不得了,想着他是回来过年了。让曾妈赶紧多准备点好吃的,好好团聚过个年。谁知道这人却说还要回展家村。

周齐就问他,还回去干什么,都要过年了,在家过完年再去也成。

周西里实话实说,要回去打井。

周齐更不明白了,问他,打什么井?

爷孙俩难得平心静气坐在一起好好说说话,周西里原想着不知道又要挨周齐多少骂呢,肯定要骂他多管闲事病的不轻如何如何,可周西里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之后,周齐难得一句话也没说,就坐在那里喝他的茶。

周西里坐在另一边等着他爷爷发飙,谁知道这才周齐却没有生气,倒是又叫来曾妈,去把周西里的棉衣给收好了,让他拿走。

周西里忙说:“我不拿棉衣。”

周齐瞪他一眼:“那你就别去。”

周西里不说话了,不就是拿个棉衣,有什么啊,拿拿拿。

曾妈也是真的心疼这小少爷,一个大包袱里装了两件厚棉衣,一件薄的,都是今年新做的。又塞了两双厚棉鞋,千层底,新纳的。都包好了,又觉得少,刚织的棉袜来几双,最后又想起了耳包,赶紧又要塞。

周西里连忙叫别塞了,不拿了不拿了。

周齐就说他,你要不拿,过几天我就找人给你送去。

两人正僵着,展建海突然来拜访了。

他开完会来的突然,没想到周西里竟然也在。

这下说话就方便了,展建海说了说他来的目的,就是想问问周齐认不认识好一点的打井师傅。

周齐立刻答应了,他来找师傅,不用展建海再操心。

展建海当然是不停的道谢,说这么多年,多亏了老人家帮忙,给村里又是修路又是建学校的。

周齐倒是不觉什么,他原本就是这样的人,心怀天下,恨不能做的更多。

周齐便把周西里交给了展建海,临走的时候又从书房搬来很多藏书,都是周学鸿以前看过的,可能能帮上忙。

周齐送展建海出了门,临分别时说那就把周西里交给了他,也让自己这孙子,多磨炼磨炼。

所以,展建海才会和周西里一起回了展家村。

展建海走的快,转头看一眼后面跟着的两个年轻人,问红旗道:“昨天开江先回来了,还拿了很多资料,你知道吗?”

展红旗赶紧追上去,回道:“我看了一些了。”

展建海没想到她行动倒是挺快的,便说:“很好。”

“这一趟啊,我们去开会,先是在县里开,后来又作为代表,去市里开。这一趟,我也感慨良多。华国建国这些年,别的地方人民过的是越来越好,人人分了土地,有了土地就有了粮食。可到了咱展家村,即使分了土地,粮食也没有多产,甚至还比往年少了许多。说到底,都是这干旱给闹的。”

展红旗和周西里在一边听着,都表示同意。

“我啊,就是一个农民,没什么知识,只认得几个大字,稍微难一点的,也不认得。咱们村一直没有发展,也是我无能啊。”展建海叹气道。

展红旗连忙说:“组长,你别这么说。你带着大家干农活,成立互助组,农闲的时候,又带着大家采山石,什么活都是你第一个冲上去干,这些咱们村人都知道。”

展建海摇摇头,“苦干蛮干不是办法,出力气的事,谁都干的了。”

展建海说着,又看向展红旗和周西里,“可这村子要改变,只用力气是不够的,关键啊,还得是这里。”

展建海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敲了敲自己的头,然后又指一下展红旗他们,“这啊,就要靠你们了。”

周西里在一旁道:“组长,只要用的着我,我一定努力。”

展建海很欣慰,“你爷爷就是个英雄,没想到传了三代,到你这里,依然如此。”

周西里没作声,他虽不崇拜自己爷爷,可他知道自己如果和爷爷比,那根本就不在一条线上。

三个人说着话就到了展建海家,展建海先回自己屋里,让周西里和展红旗先去小组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