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二)

欺世盗国 司史 1188 字 2024-05-20

陈佑稍作考虑,开口道:“校就这样罢。”

他重新执笔蘸墨批阅公文。

刘河站在原地静等一阵,见他再无吩咐,悄无声息地施了一礼便退出门去。

把手头这一份公文批完,陈佑再次放下毛笔,靠在椅子上微阖双目静静考虑如果这一次宁强去职,等要用到治安寺的时候,能不能及时把他重新放回去。

其实宁强不一定非得去职,可惜同他站在一块的是卢孟达。如果要追究卢孟达的责任,宁强就必然要担责。早就对宁强入主治安寺不满的王朴绝对不会放过这么一个把宁强赶走的机会。

想到这里,陈佑突然睁开眼睛。

如果这次冲突不是意外,而是有人策划好的……

他想了想,起身走到椅子后面书架前,蹲下身子翻出一本册子。

回到桌前翻开册子。

最前面一页顶部写着“医学”,往后一张是“国税”……

他手上不停,一直往后翻,直到看见一张写着“清田”的纸,他停下动作。盯着页面看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翻过这一张,现在不适合做这件事。

再往后翻了几张,他终于选定目标,这一页上写的是“整军”。

他仔细从前写下的文字,过了一阵,放下册子,拿过纸笔开始书写奏章。

既然王朴想要收拢京中各部,他没必要在此时与王朴硬顶,只要根本不失,更改计划适当退让也可以接受。

正好趁此机会彻底解决外镇坐大的问题,也能裹挟大势获得枢密院的话事权。

至于王朴独大之后该怎么办,那就看谁能成为下的大局,逼迫另一个人“以大局为重”了。

次日一早,宫门刚刚打开,立刻就有弹章递到政事堂。

这里面有御史弹劾宁强和卢孟达的奏章,也有肃政要求查清卢孟达“包庇下属”的奏章。

而普通官员既没有御史的风闻奏事之权,也没有肃政可以提请调查的权力,但却能上表讽谏两部冲突之事。

不管形式如何,目的只有一个:惩处宁强和卢孟达,以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陈佑抵达枢密院没多久就得到政事堂的消息,他喝了口茶,立刻前往同明殿求见官家。

在殿外等了片刻,御前侍候的宦官立刻出来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