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卖与帝王家

陆泽眉毛一挑,身上的大氅一挥,大笑着迈出了客栈。

“既知结果,又何必多留,掌柜的,不出五年,你这里肯定是郡城最大的酒楼。”

“承先生吉言,先生高中。”

离开了酒楼,陆泽在街边买了两个包子,慢悠悠的走向考场,经过一番检查走了进去。

单独的房间内,看着桌子上官署统一发放的纸砚笔墨,陆泽点头叹息。

端朝重文雄武不假,可还是那句话,再重视有什么用,寒门依旧是寒门,上不起学塾,连参加科举的机会也没有。

咣……

钟声响起,各个房间同时走进考员,将试卷发放给考生。

秀才的秋考和春考没什么区别,只不过第一卷的内容更为隐蔽,多是一些不常用的书籍。

第二卷解释经意也不再单纯涉及儒家经典,而是各家之长都有登场。

以至于进士或者贡士秋考的第二卷,甚至包括几百年前那些已经消失了传承的流派思想,也因为传承消失,答案分数更依靠主考官自己的理解。

时间一点点过去,写完第二卷的陆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想着以后答案若是依靠主考官自己的理解,那这其中的门道可就多了。

再看第三卷,也许是仿照殿试皇帝陛下的喜好,秋考的第三卷不考春秋大义,而是由主考官出题。

判卷的时候,分数多少更是由考官完全说了算,若是分数平庸还好,前面答的漂亮倒不耽误,就怕有些考生的答案正好和考官反着来。

人无完人,考官中有一心为国的清官,自然也有肮脏之流,这道门槛不知道拦住了多少苦读的学子。

此时的陆泽翻开第三卷,映入眼帘的只有两行字,两个考题。

“为何读书?”

“何为仁?”

摇了摇头,陆泽没忍住笑了出来,想必这位考官定是儒家的读书人。

没做过多思考,抬笔便写。

“为何读书?”

答:“为国为民为社稷……”

突然,陆泽停下的笔端,想了一会,自语道:“太清了,得俗着点。”

答:“一身书卷气,卖与帝王家。”

“何为仁?”

陆泽皱了皱眉头,眸子中闪过一刹那的失神。

答:“十世之仇,犹可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