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囚龙在渊

宴会从早上起,先是诗词歌赋对应一遍,快到中午才正式上了菜。

如果用李长安的话说,他不是看不上读书人,但他顶瞧不起这股子酸腐劲,弱冠都还没到,非要学古时文人附庸风雅。

直到宴会结束,众人散去,陈先生特意将他送到了门口,说了一句让他不清不楚的话。

“清河如果你有打算,弱冠之后的科举,你可以来我这里。”

李清河道谢后送回了陈先生,这才想起好像差点什么。

“对啊,荔枝呢?怎么不见她?”

正在疑惑之时,他便听到了一道喊声。

“李公子!李公子!”

李清河回过头,荔枝的丫鬟青儿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李……李公子……”

“荔枝呢?她怎么没来?”

“我家……我家小姐从楼上摔下来了,没法出门,她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说着,青儿递过去一个锦囊,然后头也不回的跑开了。

“摔……”

李清河看着青儿愈行愈远的背影,慢慢的打开了锦囊,抽出了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

仿佛一道惊雷从天而至,李清河脑中空白的愣在原地,许久之后才回过神,收起荷包,重重的叹了口气,低着头回了家。

李清河离开后,大门紧闭的正屋,陈先生拿着毛笔的手抖了抖。

他看着自己满屋的儒家经典,君子之行,沉沉的叹了口气,将手中的狼毫笔狠甩在地上,溅起了满地墨汁。

转身看着身后挂着的儒圣画像,眼中似有无奈和自责,摇头叹道:“陈某算什么读书人……”

……

……

太和山属岭南郡境内,就在岭南郡边上,整个岭南郡只有太和山这一处山脉,由此可以看出端朝朝廷对于太和山的重视。

这是道家圣地,即便北边的离朝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国土境内,无论是底蕴和实力,都找不出一个能与之相比的宗门。

同样,端朝西边的青城山也在争道家头把交椅的位子,论底蕴自己也有,论实力也是不差,可偏偏这太和山崔老道一人,就死死的压了他们一头。

传下道德真经的道祖归属何地不为人知,那就以实力分高下。

以至于江湖上都说,只要崔老道在这人间一天,青城山就永远别想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