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迁都之争

洛阳西有函谷,东有虎牢,皆为天下之险关,当年秦国就是凭借这些关隘独拒六国而安然无恙。长安则是唐朝故都,“以河为池,以岭为墙”,通俗地说是以黄河与秦岭为屏障,更是牢不可破!

但是,包括赵光义在内的大多数朝臣并不想迁都。洛阳、长安历经战乱,繁华早已不再,此时人口稀少城池残破不堪,怎比得上有人间仙境之称的开封城?谁乐意由奢入俭,舍弃眼前的享受?

迁都之争目前还局限于朝堂,尚未完全公开。但帝国重臣们各有各的算盘,暗地里合纵连横,互不相让。

傅惊涛不得不佩服赵匡胤的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在另一个时空,金军铁骑千里奔袭,借着黄河冰冻的良机攻破开封,致使北宋国灭,两位皇帝及数千嫔妃宫女被掳走,各类珍宝典籍损失无数,近千年的文明积累毁于一旦,是为“靖康之耻”。华夏文明从此由盛转衰,虽侥幸苟且于江南,但国力大衰,最终被蒙古所灭。

如果赵匡胤将国都迁移开封,或许能避免靖康之耻的发生。

傅惊涛握紧双拳,一字字道:“既然迁都易造成朝堂分裂,何不集合全国之力奋勇北伐?若能固守燕云险地,筑起雄关抵御异族,我华夏一族便可免除亡国灭种之忧了!”

赵燕容喃喃道:“力同心,一致向外?你的主意太好了,我会如实禀告皇帝哥哥!”

傅惊涛偷抹一把虚汗,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在后世尽人皆知了,不算是什么稀奇的想法。

不过由南向北属于仰攻,进攻方先天处于不利的位置,且大宋缺少良驹,在平原地带跟契丹骑兵交锋,得做好牺牲大批步卒的准备。在北伐之前,还需考虑到如何防御西蜀、南唐的侵袭。总之,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极难,没有个三五年的准备无法顺利实施。

一路东去,在日落前抵达了城固县城。

城固县筑城历史悠久,先秦时即是汉中大城之一,人口众多,交通便利,汉水、水等河流在此交汇,沿岸码头林立,有一排排的仓库和客栈、酒馆、茶水铺子,每日穿梭来往的船舶数以千计。

渡过水河继续往东,就是傥骆道入口了。

三人付了车脚钱,在街边选了一间普通客栈投宿。吃晚饭的时候,忽听街道上人声鼎沸,马蹄声、车轮滚动声交织,还有铜锣敲响。众商旅纷纷停箸,挤到窗前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