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宗师之争

吐蕃、回鹘等西域民族,从来只敬畏强者,绝不屑于和弱者称兄道弟。昔日大唐衰弱时,野心勃勃的赤松德赞便派骑兵攻陷过长安城,烧杀劫掠,夺走财物无数。如今大宋崛起,究竟底蕴如何?是不是外强中干?巴桑法王此番试探,亦包藏有不可宣之于口的目的。

场外诸人中,最揪心的莫过于云中侯了。姜烈若占据上风,对接下来的谈判合作自然好处多多;反之,则要割让一些利益给吐蕃了。再想到这次率队西行遭遇的种种凶险,心中百转千回,起伏不定。

楚翔、姜浩云等紧紧盯着两大宗师的一举一动,或多或少有所感悟。至于众少年因根基太浅,除了被密宗咒语震得恶心欲吐外,就没有什么收获了。

姜烈抬手一点,指风笔直射出,如利剑破空,一往无前。

巴桑法王右掌一挥,掌力鼓荡,汹涌澎湃。

噗!

两股迥异的内劲交触,如同一记闷雷炸响,令天地都颤动了几下。但见狂风骤起,横扫十数丈内的落叶枯草,直冲半空。

众少年心神俱颤,噗通、噗通接连跌坐在地,一时站不起身。

待风沙散尽,姜烈立在原地纹丝不动,神色淡然。而巴桑法王同样沉静如山,仿佛从未曾出过手。

就在众人暗自猜测胜负的时候,姜烈拱手道:“国师的大日如来神掌炉火纯青,威力无穷,令姜某大开眼界。佩服!”

巴桑法王道:“姜掌门的剑指暗合天道,锐不可挡,不愧是剑中之帝!小僧下一回东进中原时,还要厚颜求教,见识见识轩辕门的其他神功绝学。”

姜烈道:“古人云高处不胜寒,若有幸和国师于凌云峰品酒论武,当是人生一大快事!姜某保证,国师定会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巴桑法王笑道:“姜掌门果然爽快!快则三年,迟则五载,小僧必会登门赴约。万一小僧遭遇不测未能成行,也会派出得意弟子前去聆听掌门教诲。”

“好,一言为定!”

云中侯忙上前说道:“吾乃大宋云中侯,见过国师!”

巴桑法王关切地道:“云施主,听闻你们一行遇袭,损失惨重,后用假经书为饵,摆脱追兵的纠缠,那么真经书现在何处?”

众少年听闻他提及此事,无不咬牙切齿,怒目相视。

云中侯肃容道:“请国师放心,天竺古经由我贴身收藏,纵死亦不会丢失!为了吐蕃和大宋的万千百姓着想,还望国师大发慈悲,促成两国结盟。此乃功德无量之壮举,千古流芳之善事,日后或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巴桑法王道:“战火延绵,荼毒百姓。止戈休战,人心所向。本国师有幸参与结盟盛事,深感荣耀,必尽全力说服我国大王。至于最终结果如何,不敢妄下断言。”

云中侯道:“有国师鼎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想起那数百位惨死的同伴,不禁喟然长叹。

巴桑法王点点头,临行前朝傅惊涛、叶华宇道:“我雪龙寺的大门随时向你们敞开,但有所求,只管来找我。”说罢领着云中侯等快步离去,远赴吐蕃不提。

待外人散尽,姜浩云大胆问道:“掌门,您和巴桑法王的较量,究竟是谁胜了?”

姜烈微微一笑,道:“我没赢,他也未输。”

姜浩云愕然道:“莫非竟战成了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