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等以后再找机会吧。
王凯走进教室,他在一考场。
扫了扫周围,发现四周并没有什么认识的,看来这次考试是按照成绩来划分考场的,王凯正好在一考场七号。
王凯中考的时候考了七百多分,因为化学实在是太拉分了,导致他在一中的排名全校排名第七。所以此次考试他在一考场七号。
第一场考的是语文。王凯略过了前面的题,直接看看了作文。
“时间吗?”王凯略微思考了一下,脑海里关于时间的优秀文章不少,但是大多字数繁多。不太适合在这里写,自己写也不是不行,但是考虑到第一次考试,最好还是拿出最好的一面来。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重视。
好吧。王凯就是懒......
对于一些小说中的扮猪吃老虎,王凯向来是不屑一顾的,在他看来,那些人纯粹是吃饱了闲的。一天天没事给自己找事干。
至于什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更是扯淡。出名要趁早,再说了,如果你真的成为了参天大树,那风也吹不动你啊。一直抱着这个心态的树,不去争取阳光,怕长高,不去抢夺营养,怕长壮,等风来的时候你一无是处。
所以王凯的为人处世只有一条原则。
自在无悔,干自己想干的事,只要自己不后悔就行。
在脑海里搜索一遍,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文章。
《匆匆》,另一个世界散文大家朱自清的文章,对于朱自清的文章王凯还是很喜欢的,如《荷塘月色》和《背影》,都是王凯的目标。
而朱自清的这篇《匆匆》其实更多的是反应五四时期的青年热爱生活、追求进步,然而又不无惶惑、苦闷的时代情绪。但是从哲学角度中又蕴含着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所以对上这次的作文题目,还算是符合。
王凯理了理思路,将文章略微修改了一下,因为两个世界的不同,和时代的变迁,文章中总有一些不适合这个时代的,或者说是不适合王凯这个年龄写的,例如文章中的八千多个日子,王凯今年才十几岁,上哪过八千多日子去。
理清思路后王凯开始下笔。“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对于自己的字,王凯其实还是不满意,钢笔字就算了,毛笔字还不能算是优秀。
将作文写完,王凯将卷子翻过来开始做前面的题。做到阅读理解的时候,王凯又犯了难,说实话,对于阅读理解王凯不是不会,而是太会了。
但是就是因为这个才尴尬,有的时候王凯能从字里行间找出作者最想表达的话,然后答出来,但是问题出现了,批卷老师不认啊,答案没有,这找谁说理去?总不能把作者拉过来让他作证吧。所以王凯答阅读理解的时候小心翼翼的,生怕理解深了。
记得有这么一个笑话,说的关于《论语》解读的。曾经有人说,论语一句话能解读出一本书的内容,古代还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但是你们为孔子考虑过吗?可能他当时真没想那么多啊,人家就是随口一说,发发牢骚,然后你们就费劲心思的去琢磨,各种发散思维。活生生一群脑补帝。
答完卷子,王凯看了一下前面的钟,还有四十分钟,打了个哈欠。王凯闷头就睡。
嗯,昨天晚上码字码的时间有的长,没精神。
......
晚自习。考了一天的学生们纷纷回到教室。
王凯几个人又聚在一起,文科班的男生少,所以下课基本就几个男生聚在一起聊天打屁。
“啊啊啊,明天考英语了,怎么办!我是英语白痴啊。”
“我也是啊,什么时候能取消英语啊,我又不出国,学什么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