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过年时节,家家户户买年货,打扫卫生,杀猪宰羊、打糍粑、磨豆腐,那是样样不能少。
不管是贫穷的,还是富裕的,在农村皆都需要如此!
这不,贺云刚回家,就帮着家里磨起了豆腐,打起了糍粑。
说到糍粑这东西,其实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只不过各有一些差异,有圆形的,方形的,椭圆形的,有用石臼木棍合众人之力,捣鼓出来的,也有独自一人以其他方式做出来的,有成型之后,切成块状、条状放入水中浸泡,一点点吃的,也有当场就食用的。
差异存在,而共同点也同样存在,过年吃,这是大多数南方糍粑的习俗,用糯米做原料,则是大多数糍粑的做法,当然,也有用葛根粉做的,但做出来的糍粑,却是淡绿色的。
而作为银城的糍粑,贺云记忆最深的,还是吃蒸糯米团与糍粑泥膏了。
所谓糯米团,其实就是用木桶蒸糯米时的米饭团。大人们在将大部分蒸熟糯米倒入石臼后,往往会刻意留下一些蒸熟糯米,将其捏成米饭团后,留给孩子们吃。
至于糍粑泥膏,则是在用木棍捣鼓蒸熟糯米成糍粑时,粘上的粘性物质,做糍粑的大人们会将其刻意留下,到了最后,在场的孩子们便会当场抢着吃,有些甚至还直接拿着木棍,去啃上面的糍粑泥膏。
而且,往往有时候,在村上的一个生产组当中,捣鼓糍粑的石臼,就只有一两口,所以家家户户的大人们便会商量着,上午哪家做糍粑,大人们便会集中到哪家,大家帮忙做好之后,又会抬着石臼到另外一家。
这时候,周围的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他们会跟着大人们到那一家去,接着吃糯米团与糍粑泥膏。
这样一圈下来,孩子们临近吃饭时,早就饱了。
大人们也不在意,因为过年前后,孩子们都不用担心肚子里的油水,更不用担心他们会饿着。
这就是过年!
事实上,做完这些之后,准备过年吃的零食,也是家家户户必备的。
除了上街去买瓜子、花生啥的之外,红薯干、油炸红薯片、也是不可或缺的零食。
不过,贺云更喜欢吃生红薯干与红薯片,当然,火烤糍粑、油煎糍粑也是他极为喜欢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