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煤油、香油、酱油、醋的,则敲大木梆子为号。
卖豌豆黄的,手敲一面铜锣,一路哐哐。
磨剪刀的,以钢铁连成五叶,随走随振动,还有一种把号吹得呜呜作响的。
卖日用物的,专敲打一只葫芦瓢。
卖铁壶的,干脆用一铁棍敲打壶底,其声如鼓,以显示其货真价实。
剃头的,不时拨动一个大铁夹子,其声嗡嗡,俗曰唤头。
卖酸梅汤、玻璃粉、桃脯、果子干的,专敲两只锅碗,俗称敲冰盖……其节奏快慢各异,音调高低不一,这会几种凑到一块儿,听起来还真有些趣味,看上去好不热闹。
就在此时,人群中,走出一对母女,女人头发梳的整齐,走路时带着一丝风情,眉目间有着些许红尘味。
而她身边跟着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女孩,母女二人像是形色匆匆,在人群中不断匆匆行去。
“哟!这不是艳红吗?”
忽的一瘦弱男子,从人群中窜出来到女人跟前,看这人也是不缺钱的主,一身绸缎马褂,戴着顶瓜皮帽,下意识的伸出手在女人的脸蛋上轻抚,调笑到:“有一段时间不见了,你可想死我喽!”
女人勉强笑笑,便要带着身边的女儿离开。
“哎?别走啊!”说着男子一把抓住这女人的胳膊,女子忽的一个皱眉,冷冷翻了翻白眼,一把推开这人,一手领着孩子匆匆离开,不愿与他做过多纠缠。
男子忽的一愣,看着离开的母女二人,反应过来指着女子离开的背影大骂了一声。
女子穿过各色人群,此时人声鼎沸,一个个摊位正忙活张罗着各自的生意。
女子抱起身边的女儿,挤过人群,就看见不远处集市空地上,一阵敲锣打鼓声传来。
再看一群半大小子,一个个辗转腾挪,面上画着油彩,一个戏班正在演着猴戏,看上去好不热闹。
这时,若是细心看就会发现,程风围着围巾,带着毡帽和王佩瑜混在人群中,充当群众。
这叫艳红的女子,怀里抱着孩子,驻足在街头卖艺唱戏的摊子外,再看场内,辗转腾挪着一群娃娃,稍稍懂点京剧的人,便清楚的知道,这一出乃是京剧中的猴戏叫《大闹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