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这…咳咳,不管什么人如此大胆,但在这个节骨眼上,我这个捕头是不可能离开县城的,我走了,人心会不稳的,再者说,玥玥可是与咱家儿子有文书的…”
对于孟母的不满,孟三勇叉了气的赶忙转了话题。
“什么文书,不过是当年的戏言,你还真的当真了。”
“当年那是戏言,就是老王在的时候也可以当戏言不予理会,可现在却不能了,玥玥可是拿了那块玉佩来的,这基本上就是投亲来啦。”
“可…可轩儿才三岁半啊,他们差了十几岁的。”孟母有些迟疑,她竟没想到当年只是两家大人的几句玩笑话,到如今竟然成了真。
“年龄不是距离,关键还要看玥玥是个什么想法,若只是她无奈之举,我们也不能硬逼了人家,可这话却是如何挑明呢?”
孟三勇也很纠结。王玥拿了当年那块玉佩,那是他与王万财的妻子约定的信物。
那时候正是孟母怀了孟轩将要临盆的时候,一是讨
彩头喜气,二来也是安孟三勇的心,毕竟是过鬼门关,生产者痛苦,等候的人同样是煎熬。
而还没因病去世的王玥母寖,便给了他一块羊脂白玉雕的护身符,说是孟母一定会给孟三勇生个大胖小子,将来成就也肯定是非凡的,既然不平凡,那就接个亲呗,而那时,王玥已经十二岁了。
最后孟母顺利生产,母子平安,而且应了王玥母亲的话,果然是个男孩,落地就有九斤多。
作为回赠感谢,孟三勇自然是也打了一块一模一样玉佩给了王万财。
不过这事当时对于他们两家没人在意,但王玥母亲去世前却又把这事给王万财提了,损是可能,这亲事还是成了为好。
当然了,王玥母亲的遗言孟三勇夫妻俩是不知道,但当时的戏言他们却还是记忆深刻的,毕竟那一块羊脂玉做的玉佩可不便宜。
孟三勇一年的俸禄才够付一半的钱,剩下的还是孟母的嫁妆贴进去一部分才弄好的,如此的记忆还不深刻,那可就真见鬼了。
而如今王家遭了难,只剩了王玥一人,又拿了当年订做的玉佩来,还是王万财特意叮嘱的,这就让孟三勇不知如何办才好。
若是认了这事,可当年接亲约定没几人知道,现在孟三勇才三岁大小,真给他养了个十六七的媳妇,那他这捕头可就要被人说三道四了。
以势压人、趁人之危的就不用了,见色起意、以权谋私、大奸大恶之徒都会蹦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