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基于历史改编,但好结局也只是剧本需要而已。按照真正的历史,是苍骑士赢了吧?利贝尔如今已经废除了贵族制度就是最好的证据了。”
“不,你对这个国家的历史了解只是表面。名义上的‘贵族’被打倒了。但事实上的贵族却一直存在。获得了权力的商人成为了新的权贵。并将权利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
莱恩哈特指了指坐在剧院观众席第一排的柏斯市长梅贝尔和卢安市长戴尔蒙。
“梅贝尔,戴尔蒙,除此之外还有今天没到场洛连特市长克劳斯。他们的祖辈,他们的父辈就是柏斯和卢安的统治者。他们的子辈,他们的孙辈也会将他们的权利传承下去。虽然没有了贵族的名分,但他们的本质和贵族毫无区别。”
曲终人散,观众们都站起了身,两人的身影陷没于黑暗中消失不见。谁也没有发现剧场里出现过两位不请自来的观众。但两人对话没有结束,而是在林间步道上继续着。
“当了一年多的王,莱维你对利贝尔这个国家已经很了解啦。不如和我说说,你那边那位理查德上校准备做什么?我看到那位戴尔蒙市长看剧的时候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你们情报部给他下套了对吧。”
对于玲小小年纪就会有政治方面的兴趣,是莱维今天才知道的事情,但他也没有隐瞒什么。把知道的情况挑重要的部分和她说了。
亚兰理查德作为利贝尔王二把手,自百日战争结束后为利贝尔守边的这十年来,很大程度上受到北方帝国的铁血宰相的政治思想所影响。
亚兰理查德钦佩铁血宰相,但也时刻警惕着铁血宰相。特别是百日战争后的这十年来,埃雷波尼亚帝国奉行扩张政策转移国内矛盾,或是利用经济、或是利用外交、或是利用权谋,将原本作为缓冲地带的众多小国家一个个的蚕食吞并。
在过去,帝国大皇子奥利巴特莱泽亚诺尔出生的边陲镇阿尔斯塔原本是埃雷波尼亚帝国西北方向边境,可到了现而今,阿尔斯塔离新边境第聂伯门()的距离,比阿尔斯塔离帝都海姆达尔的距离还要更远,由此可见埃雷波尼亚的国土比过去已经扩大了多少。
除了卡尔瓦德共和国这个横据在东方的历史宿敌和一向被帝国人视为附庸国的诺尔德与克州。当今世上和埃雷波尼亚帝国有领土接壤的主权国家只剩下了三个
北方的诺森比亚自治州,东北方的雷米菲利亚公国,还有就是位于南方的利贝尔王国。
诺森比亚自治州自从盐之桩事件后已经是一块废土,比鸡肋还不如,单纯只是负担。
雷米菲利亚公国与埃雷波尼亚帝国之间有艾辛格特山脉作为天险阻隔,易守难攻。
剩下的就是资源富饶而又有大平原相连的利贝尔王国,在帝国眼中犹如肥美的羔羊。
亚兰理查德认为,在埃雷波尼亚帝国咄咄逼人的国际形势下还想要向过去那样依靠外交辞令来和帝国进行周旋,是毫无疑问的天真。
如果哪天真的开战了,凭借现在的王是毫无胜算的。王虽然有练度上的优势,但在数量上居于绝对劣势,这已经不是可以靠练度来弥补的差距。唯有扩军,才能看到一丝胜利的希望。
单单就从军队来源来说,利贝尔王国自古以来就是自愿参军,并没有实行卡尔瓦德和埃雷波尼亚的兵役制度。国家征召有志青年去当兵这种事情在利贝尔王国是不存在的。
参军的人里有些是抱着爱国热情,但大部分人其实是把军队当成了一种出路。从军能学到军队里的武术,军饷收入也不低,还有守护家园的荣誉。这样完全职业化打造出的军队毫无疑问是一支精锐之师,然而利贝尔王国的军人的数量却太少了。要在八倍于己方兵力的黄金军马埃雷波尼亚军势下幸存,能够实现一次已经是奇迹。
然而他对女王提出这项建议之后,被女王拒绝了。在理查德个人看来,这并非是女王不愿意,而是现实不允许她这么做。
虽然早在一百年前就废除了贵族制,但利贝尔王国依旧是一个地方分权国家。
四大都市除了蔡斯的市长是由中央工房的工房长兼任,有能力者上位。另外三个都市的市长都是世袭担任。
除了军事和外交由中央政府统管,凡是地方可以处理的事项比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财政均由地方上的统治者分管。征兵意味着从土地上抽调壮丁,地方统治者不可能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