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乡试终于到来了。
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
三场考试下来丁尔康感觉良好,但是他也没敢放松,提心吊胆地等着放榜。
每次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本省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放榜之日丁尔康早早就赶到了放榜墙边,就等着放榜的官员一声锣响,张贴“桂榜”。
不一会,墙下站满了熙熙攘攘的人,杜衡和王昭平都也赶了过来。人们纷纷议论和猜测着今年的“解元”是谁。
只听见一声锣响,两个衙役鸣锣开道,一个官员模样的人手中拿着一卷红榜走了过来。杂乱的人群安静了下来,纷纷用充满期盼的眼神盯着官员手中的红榜。
两个衙役把浆糊先刷在了墙上,官员把手中的红榜郑重地贴了上去,在贴的过程中就不断的有人挤上前去想看榜,被两个衙役强行拦住,可见看榜的人有多么的急切!
贴好后官员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地念榜,“正榜第一名,太原府,第二名大同府王维德,第三名”,丁尔康耐心地听着官员念榜,终于听到“第七名,凤台府丁尔康”。
丁尔康无法压抑内心的激动,长达半年的乡试备战他就像是上了发条的陀螺,从来没有好好的地休息一下,无论是精神上还是上,都绷得太紧了。当听到念他名字的那一瞬间,丁尔康泪水奔涌而出,就像是终于找到了情绪的发泄口,丁尔康嘴里喃喃地说道:“霜华,你听到了吗,我终于可以上门提亲了。”
丁尔康被巨大的喜悦淹没的同时,念榜依然在继续。
杜衡此刻也正心急如焚地支着耳朵听着,正榜念完没有他的名字,副榜也开始念,没有、还是没有,终于“第十四名凤台府”的声音响起时,杜衡的心已经快撑不住了,他迫切地希望是他的名字,仿佛过了很长时间,朦朦胧胧地听到了两个字“杜衡”,他猛然间蹦了起来,欢呼道:“杜衡,有杜衡的名字”。
终于念榜结束,“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颠狂嗔喜,有的呆若木鸡,有的恨不能向满世界宣告,有的无颜面对家中父老。
“晋阳书院”的学子们成绩很好,许多人的大名赫然在列,王昭平副榜第五十七名,他一看到自己的名字就乐颠颠地给家人报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