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课,男女生虽然同在一个教室,但泾渭分明,男生全部在左边,女生全部是右边。
男女生分别选定座位后,丁尔康的座位是第二排,他坐定后往右边偷眼一看,发现他隔着过道的邻居竟然是凌霜华。
杜衡由于身材相对高大,坐在第五排。
左边的男生们彼此都是第一次见面,都在互相地介绍着自己,有的说:“你好,我是来自汾阳的李书文”,有的说:“你好,我是来自清徐的王昭平”,有的说:“你好,我是来自上党的张无忧”,种种种种。互相间说着自个地方的方言,就像是山西方言在开会。
丁尔康的同桌是来自清徐的王昭平,清徐方言类似于太原话;喉塞音入声较强,陵高话属于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只有翘舌音,没有平舌音。
两个人互相介绍着自己的名字和籍贯的画面十分滑稽。王昭平说道:“我是王昭平,来自清徐。”
丁尔康就听成了:我是网赵拼,丁尔康心中暗暗嘀咕着:“省城就是不一样,还有人姓网。”
却不料丁尔康介绍自己时的“我叫丁尔康,来自陵高。”在王昭平的耳朵中听成了“瓦叫定儿康。”
王昭平也是心里暗喑琢磨“瓦是个什么东西,居然有人姓定。”
由于是第一次见面,男生们互相之间都十分拘谨,没听懂也装作听懂了的样子,互相致意道:“你好,网兄”,“你好,定兄。”
女生们这一批只招到了十个学生,所以全部分在一个班。女孩子们都很安静,打起招呼来也是温婉娴静,“你好,我叫凌霜华。”“你好,我叫李婉儿”。女孩们全部是省城官眷,说的都是太原官话,所以不存在话言隔阂,很快的就互相序了年齿,以姐姐妹妹互称。
先生这时也登上讲台自我介绍了起来,先生姓章,名若望,是同治年进士第二十名。
丁尔康和杜衡听了先生的介绍,均是佩服地暗暗伸大拇指,“省城书院的先生就是文化层次高,凤台府真的是没法相比较。”
章先生介绍着书院的辉煌历史,他说道:晋阳书院建自前明”嘉靖九年,山西按察副使陈讲在侯家巷西段的瓜菜地辟建院舍,开办了“晋阳书院”,召收城中学士、仕子讲读于此。崇祯十六年,时任巡抚蔡懋德又对书院进行整顿,聘请魏权中、韩霖、桑拱阳及傅山等名家来院讲学,大大提高了书院的知名度和中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