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伊什塔尔时代的终结

天神圣典 风之谜迹 1393 字 9个月前

在古人眼里,神话从来都不是“故事”,而是真正发生过、影响着人类进程的历史。

就像考古学家依循《圣经》找到了迦勒底和亚述,根据荷马史诗找到了特洛伊,根据大禹治水的传说发现了王湾遗址、瓦店遗址一样。

“阿娜特的绰号是‘少女’,被迦南人称为‘全民未婚妻’。

然而她生性好斗、骄横残暴,是一位著名的战士和强有力的保护者。

从她恐怖的服饰——人头项链、挂着人类的手来看,

阿娜特与印度教暴力、灭绝的化身——迦梨女神相似……”现代学者如此分析。

恩奇都有些出神。

如同神的基因极其丰富一样,神性中展现出的不同侧面让人警醒和深思。

迦南文本也经常提到另外一位女神——阿斯塔特。

“阿斯塔特”就是西闪族语中“伊什塔尔”的变体,在圣经中被称为“亚斯他录”。

阿娜特和阿斯塔特总是联系在一起。

比如史诗《巴尔的循环》中,当巴尔愤怒之下想要杀死雅穆的使者时,是阿娜特和阿斯塔特一左一右抓住了祂的手。

当她们传入埃及后,两位女神都被视为拉的女儿、塞特的配偶,经常同时出现在壁画上。

许多研究都认为,阿娜特和阿斯塔特的原型均从一同位女神——伊什塔尔伊南娜分化而来。

古迦南原住民心中原本只有“巴尔的妹妹阿娜特”。

公元前3000左右,西闪族的游牧者陆续进入迦南地区,与当地人混居在一起。

他们将两河流域对伊什塔尔的信仰带进了迦南,于是产生了阿娜特和阿斯塔特平行存在的现象。

这也是希腊神话中,战神雅典娜和美神阿芙洛狄忒分裂现象的前奏。

战争的功业不仅成就了伊什塔尔,也成就了纳拉姆-辛,使之成为了继萨尔贡之后阿卡德最显赫的君王。

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尼尼微、叙利亚东北部的布拉克,到土耳其半岛的南部地区,到处都留下了纳拉姆-辛不停征战的印迹。

于是他自命为“神”,在名字前面加上了代表“神”的星形符号,号称“神纳拉姆-辛,伟大的人,阿卡德之神,四极的君主”。

“四极”,即天下四方的已知领域。

即使是属于神的西土、神圣的第四区,他也能来去自如。

这让纳拉姆-辛产生了一个错觉——他真的能与诸神并驾齐驱。

在著名的“纳拉姆辛胜利石碑”上,这位国王头戴象征神的双角头盔,

正踏着士兵以及被俘的敌人,一步步登上高处,抬头面对着一座神圣的山峰。

的那座“山”呈高耸、平滑的抛物线形,根本不像自然界中形成的山峰。

因为那是“神”乘坐的宇宙仓,象征着神性和永恒,“山顶”还有两颗星星散发着剧烈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