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与天公一比高低。
没想到此举惊动了上帝。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上帝发觉自己的誓言受到了怀疑,上帝不允许人类怀疑自己的誓言,就像我们不喜欢别人怀疑自己那样。
上帝决定惩罚这些忘记约定的人们,就像惩罚偷吃了禁果的亚当和夏娃一样。
看到人类这样齐心协力,统一强大,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果人类真的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我们下去(注意,这里是“我们”,而不是“我”),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由于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自此各散东西。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写于公元前440年的著作中记述了巴比伦的“七曜塔”,被认为启发了圣经“巴别塔”的故事。
这座圣塔是新巴比伦王朝完工的,用于祭祀巴比伦的主神“马杜克”。
和之前苏美尔时代的塔庙一模一样,七曜塔的塔身为泥土砖所建,层层叠叠,高度高达91米,顶部有一个马杜克神殿。(据“百度百科”说,它的规模还不算首屈一指,仅次于建于西元前3-2世纪位于乌鲁克的“阿努圣塔”。)
“七曜塔”,苏美尔文为“e.”,巴比伦文为“ziqqurratu”,本意是“天地之基的神塔”。根据《埃努摩经》,传说马杜克神在修建了马杜克神庙之后,又修建了七曜塔,使之成为“宇宙的轴心,连接天地的柱子”。
这一点也被犹太教的《创世纪》所记录:“我们要建造一座塔,塔顶通天(11:4)”。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写到:“七曜塔是我所修建,人类的奇迹,我使它通往天堂”。
过去恩奇都一直不明白,就算古代的人类能建造九十多米、一百多米的建筑,又如何能“通天”呢?
历史学家们猜想,可能是巴比伦的天文学家在七曜塔顶端观看星空,所以才幻想通过高塔能“通往天堂”吧?这也说不通啊?何德何能,才能让七曜塔“成为宇宙的轴心,连接天地的柱子”?
恩奇都又想起昨天大家背诵的那首赞美诗,“库拉巴,苏美尔的纽带”、“大山乌鲁克,连接天地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