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抢夺人才的举动本来就有些理亏,人家想要将人才抢回去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这样的条件明摆着就是想要借助圣武候来替他们培养弟子啊!圣武候辛辛苦苦培养的弟子,只要他们想,就可以重新回到止戈侯的麾下,还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但是,当他将事情请示凌汐月的时候,却得到了意料之外的答复:
“答应,当然要答应。他们想借我们的手培养人才,那就让他们借,如果能将我的记名弟子当成他们的接班人,那就最好不过了。人都是有感情的,我相信自己培养出来的人不会将剑指向我,如果真有这么一天,那么我这个圣武候还能保证什么人的忠诚呢?”
军师愣住了,他从凌汐月的话中听到了无与伦比的自信,她相信自己的弟子不会和自己为敌,反而会成为双方友谊的桥梁,这样的自信很盲目,却是那么令人信服。
“谨遵圣武候谕令!”军师对圣武候用上了敬语。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圣武候的武馆开遍了八百座城池,每个城池都有至少三个真气四品的武道高手来教导,几乎是巡林卫以外的真气四品强者的全部了。
凌汐月对这些事情虽然关注,但是没有一点干涉的意思,包括在东区开设武馆的时候一些人的小动作她也装作没看到,只是默默地传播武道。军师也是默默地将情报呈上去,就算凌汐月不关注,他也必须履行他的职责。
不过止戈侯虽然和凌汐月没有见过面,却有着惊人是默契,双方在武馆的招收学员方式上根本没有经过商量,就达成了一致:不论出身,不论天赋,只论进度。
不论出身本来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因为一些小家族会用大量的财力购买灵药,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比同天赋者更多的优势,而且这些孩子们不用为生计所迫,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天赋。
但是平民的孩子就没有这么走运了,他们除了没有钱来改善体质,甚至不一定能获得足够修炼武道的营养,而且还要为了生计所迫而奔波,让一些空有天赋的平民天赋白白浪费掉。
但是,凌汐月和止戈侯没有给这些人太多补助,除非他们展现出惊人的悟性,可以不经修炼就能将功法烂熟于心,并且达到能够指点同辈的地步,这样的人才会给予一定的资源供他们成长,否则将没有一点帮助。
这样的招生和培养条件很偏向于豪门和世家,对平民很不公平,幸好没有人胆敢向止
戈侯和圣武候讨要公平。
“姜明,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你不给那些平民天才一些机会,毕竟军队都是出自平民的,而这样的政策只会激起平民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