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第二次倒睿联盟

扶明 话凄凉 2383 字 9个月前

是夜,三更天,满达海悄悄来到郑亲王府邸,他并没有走正门,而是秘密翻墙进来。

济尔哈朗叫他晚上来,便说明他不想让多尔滚知道,如果满达海夜里还走正门,那他就是憨批,济尔哈朗多半还是不会见他。

因此满达海选择悄悄进府,这也是给济尔哈朗释放一个信号。

这时,满达海进入王府,被带到书房内,终于见到了穿常服,戴着满帽,看书品茶的济尔哈朗。

满达海立刻上前见礼,“叔王近日好清闲啊!”

“呵呵,戴罪之身,看书反省罢了!”济尔哈朗伸手让满达海入座,“不知道贝勒来此,是为了……”

满达海并没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叔王在府中,不闻朝中大事?”

济尔哈朗眉头一皱,却沉下脸道:“本王乃戴罪之身,如今闭门思过,不问朝政,贝勒若是为国事,还是不要开口了。”

两红旗与多尔滚走的比较近,济尔哈朗不知道满达海是否有什么阴谋,怕是多尔滚的试探,因此十分谨慎。

济尔哈朗反对多尔滚的立场,是不容怀疑的,绝对不会出卖满达海,而眼下难的是,济尔哈朗被多尔滚整怕了,怎么让他相信,满达海现在反对多尔滚。

因此满达海没有顾忌,直言道:“叔王,我此来,正是为了国事!”

见济尔哈朗欲出言阻止,满达海急忙又抢道:“叔王,且听我说完,再让我离府不迟!”

济尔哈朗答应见满达海,就是想知道他想做什么,自然是要听他把事情说完,于是松口道:“坐下说话。”

满达海松了口气,坐了下来,济尔哈朗一挥手,包衣上了茶,然后关门退下。

满达海喝了一口,便开门见山道:“叔王虽赋闲,但想必对朝中之事,还是有所耳闻。”

济尔哈朗喝着茶,却淡淡道:“戴罪之身,每日听曲听书,不敢过问国事,况且国事有摄政王做主足矣,不用本王操心!”

满达海心道济尔哈朗真是狡猾,这话听着既可以理解为他对多尔滚不满,给他释放信号,又可以是对多尔滚的恭维,始终不肯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过满达海心里清楚,济尔哈朗在皇太极时期,就受到重用,顺治登基后,更是两大摄政之一,地位一度与多尔滚相当,他怎么可能真的不问国事,雄心壮志岂会那么容易就被消磨干净。

满达海愤慨道:“叔王不必如此,我今日来,非为个人之事,乃是为了大清的江山,祖宗的基业。盛京被赵杂毛攻下,太祖、太宗的陵寝,被赵杂毛毁坏的消息,想必叔王也有所耳闻。现今,科尔沁虽然出兵,替我大清军收回了盛京,但是这天下大势逆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今,西贼攻成都、朱聿键围武昌、朱以海威胁江宁,赵杂毛盘踞辽东、朝鲜,大清应对起来,已然力不从心,但是摄政王却依旧要坚持他所谓一统天下的策略。为此,摄政王独断专行,排除异己,甚至不惜毒杀亲王。我大清近年来,国势每况愈下,都与摄政王错误抉择有关,然而他却不仅不反省,反而软禁皇上和太后,还有叔亲王您,抓住权力不放,迟早会将大清国带入万丈深渊。”

济尔哈朗手将坐椅扶手捏得嘎吱响,他不得不承认,满达海还真敢说,不过他依旧不表态,“贝勒你想做什么?”

满达海没有隐瞒,多尔滚实力强大,要想对付多尔滚,他必须得到济尔哈朗的支持,“皇上年近十五,果敢聪慧,若能亲政,必能恩泽天下,保祖宗基业!因此,我甘冒风险,还请叔王相助,事若成,则是有大功于社稷啊!”

满达海一脸决然,这件事做成了,能够改变多尔滚的错误抉择,于大清国有益,而且一旦事成,顺治亲政,他便算是大功一件,顺治必定倚重他这位堂兄。

济尔哈朗也想以让福临亲政的名义,来搬到多尔滚,上次豪格案时,他便是这么做的。

搬到多尔滚,让福临亲政,但十多岁的福临哪里真能处理什么国事,到时候还是要依靠他这个帮他亲政的叔王。

这样一来,济尔哈朗就能取代多尔滚,掌握大清国的朝政,但是最终他却失败了。

现在,满达海又提让福临亲政,确实是一个机会,不过却也面临巨大的风险,若是他再参与,又被多尔滚镇压下去,那这一次多尔滚恐怕就不会容他了,必定将他鸠杀。

这件事风险极大,而且他也不知道,满达海是否真的反对多尔滚,更重要的是,不是他们想让福临亲政,就能亲政,得多尔滚肯放权才行。

现在连福临都掌握在多尔滚手中,如何亲政?

济尔哈朗笑道:“那你准备怎么说服摄政王让皇上亲政?”

满达海看出了济尔哈朗的讥讽之意,不过他却并不在意,反而站起身来,锐利的目光对视济尔哈朗,沉声说道:“叔王如今也该清楚,想要让摄政王主动放权,根本不可能,为今之计,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