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孙可望称王

扶明 话凄凉 1260 字 2024-05-20

时间到1651年,隆武七年春。

明清之间的大战暂时停息,不过双方间的摩擦依旧不断。

连续的大战,对满清而言,消耗甚多,却没有斩获,反而丢掉了富庶的浙中、浙北和苏松常三府,满清府库已经不支持清军再次进行大战,所以从四川到江南,清军都处于消停的状态,准备积蓄钱粮在战。

此次大战,从战略上讲,清军没有实现灭亡明朝的目标,反而丢失了富庶之地,战争应该是明朝获胜。

此时,明朝虽然赢得了胜利,不过却也并未乘势进攻。

明朝内部势力繁杂,在面对外部巨大压力时,能够勉强团结,可当外部压力消退,情况便立时变了。

首先出现问题,便是西军与明朝之间。

在湖广战役之中,堵胤锡力挽狂澜,坚持不退,最终等来战场的转进,守住了湖广,使得隆武朝廷在湖广站稳了脚跟。

这可谓是大功一件,遂即便引起了当时主张撤退的何腾蛟的不满,心怀妒忌的何腾蛟,便使人去见了孙可望,告知其封王之事,乃是堵胤锡擅自做主,皇帝根本没有许诺,而且内阁也不会同意他封王。

这使得正猛攻成都的孙可望勃然大怒,当即就撤兵,返回了川南和川东。

此前,四川清军奉调令,出川攻击夷陵,造成了四川兵力空虚。

孙可望大军入川之后,可谓一路势如破竹。虽说刘文秀在进军成都途中,被吴三桂杀败,损失万人,但是清军兵力不足,吴三桂只能困守成都,等待清军救援。

原本孙可望围攻成都,派出李定国去取剑阁,准备切断成都与汉中的联系,可是听到自己被骗的消息后,孙可望一怒之下,便放弃了继续围攻成都。

西军回到川南后,孙可望虽没与明朝翻脸,却当即打出了秦王的名号,并以秦王的名义,来控制云贵和川南、川东。

张献忠死后,西军面临巨大危机,不仅失去了四川这块根据地,内部的统治体系也已经崩溃。

孙可望带领西军残部,千里跋涉,转进至西南,并于遵义,杀死大西国丞相王兆麟,获得了西军的指挥权,确立了四将军共同领军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