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一阵沉吟,却摇了摇头,“你跑不过清军骑兵!传令大军,向四明山撤退!”
王朝先道:“大帅不救金华呢?”
赵铭点头道:“自然要救,但要有方法!”
说完,赵铭一拔马缰,喝令道:“撤!”
明军虽有四万多人,不过成分复杂,不说响应赵铭的义军分成好几个山头,就连赵铭的两万人,也是刚兼并黄斌卿的部众。
这样四万余人,同四万多久经战阵的清军正面硬刚,显然没什么胜算。众人见此,只能纷纷拔马,而前进的步军,则在军令声中,开始调转方向。
王翊打马来到赵铭身旁,抱拳道:“大帅,卑职的山寨距此不远,可以距敌!”
赵铭闻语一喜,“那就有劳王将军引路!”
在四万大军,有些混乱的漫野向四明山撤退时,远处几名清军斥候,注视着漫山遍野的明军士卒,嘀咕了几句满语,便留几人监视,其余人则拔马西去。
博洛久经战阵,八旗兵战斗经验更是异常丰富,每次作战,斥候都是放出几十里,上百里,甚至可能待在明境一两个月的时间。
赵铭一声令下,四万余大军,向四明山上王翊的山寨进发。
大军发足狂奔,一个多时辰后,来到山寨下方。
山寨易守难攻,只有一条陡峭的山路通行不过却放不下四万大军,赵铭令大军在山脚下营,与王翊登上山寨。
进了山门,寨子中间高耸的旗杆上悬着一面大旗,上面绣了四个字:“抗清救国。”
赵铭微笑道:“两宋时,金人南侵,宋人王彦于太行山中立寨,号八字军,令金人闻风丧胆。巧得很,定勋你也姓王,而这四明山,亦是用武之地。本帅准备在四明山中设一卫,推举你为指挥使,你可愿意!”
赵铭入南京拜孝陵,声名远扬,为东海抗清领袖,王翊当即抱拳,“卑职愿意听从大帅号令!”